首页 > 社会 > 4月16日·海南要闻快报

4月16日·海南要闻快报

海南最新疫情通报

4月15日0-24时,海南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诊病例0例,新增重症病例0例,新增死亡病例0例,新增出院0例。

截至4月15日24时,海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68例,重症病例0例,死亡病例6例,出院病例162例。确诊病例中,海口市39例、三亚市54例、儋州市15例、文昌市3例、琼海市6例、万宁市13例、东方市3例、澄迈县9例、临高县6例、昌江县7例、陵水县4例、定安县3例、保亭县3例、乐东县2例、琼中县1例。

截至4月15日24时,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607人,已解除医学观察6601人,尚有6人正在接受集中医学观察。

截至4月15日24时,海南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29例,当日无新增,累计解除隔离22例,尚在医学观察7例(6例为境外输入、1例湖北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中,海口市7例、三亚市18例、东方市2例、陵水县1例、万宁市1例;22例为境内,7例为境外输入(输入国为英国5例、荷兰1例、西班牙1例)。

海南发布4项重点人才政策,通过这项评选将获最高3000万元建设资助

4月15日上午,省委人才工作委员会召开2020年第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海南省人才团队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等4项重点人才政策和相关工作方案。当天下午,海南省4项重点人才政策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行,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应端,省委人才发展局局长陈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怀海分别就各项人才政策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据悉,这4项重点人才政策,都是贯彻中组部等7部委《关于支持海南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实施方案》精神、创新海南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都是聚焦海南自贸港建设迫切需要和广大人才关心关注的问题而研究制定的:

为集聚高层次人才团队、支撑引领重点产业发展,制定了《海南省人才团队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和工作方案;为规范全省新型智库建设、集聚高端研究型人才,制定了《海南省新型智库建设管理办法》;为更好地服务保障院士工作、吸引大师级人才来琼发展,制定了《海南省优化大师级人才服务保障办法》;为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精准评价激励各类人才,制定了《关于推进“1+N”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详情→海南发布4项重点人才政策,通过这项评选将获最高3000万元建设资助】

海南198名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

4月15日,省新闻办公室公布2020年全省198名新闻发言人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

此次公布的新闻发布机构共163家,包括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两院”,省直部门、省有关人民团体、垂直双管单位,市县党委、政府,院校科研单位、园区及企业共13类。198名新闻发言人中,厅级以上干部87名,其中正厅级领导17人;市县领导20人,其中16名市县常委。全省新闻发言人队伍层级在不断提升,主要领导主动发声、积极发声的氛围日趋浓厚。

【详情→海南198名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附名录及联系方式)】

每年增产300亿公斤粮食!袁隆平院士在海南提出发展“海水稻”目标

如何开展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提出最新指导意见:“不断发掘水稻耐盐碱基因,并将其转育到籼粳交高产杂交稻,特别是第三代杂交稻上。”4月14日,在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试验现场观摩及建设推进会上,记者获取以上信息。

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发展耐盐碱水稻的目标是,在10年内,选育出耐盐度在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六、耐碱在pH9以上的耐盐碱水稻品种,且年推广面积达1亿亩,平均亩产300公斤,这样每年就可增产300亿公斤粮食。

【详情→每年增产300亿公斤粮食!袁隆平院士在海南提出发展“海水稻”目标】

海口16日起新增5条“校园公交专线” 保障范围拟将延伸至小学

记者从海口公交集团获悉,4月16日,海口将再开通5条“校园公交专线”,覆盖市四中(高中部)、府城中学2所学校,其他学校正在对接摸底中,后续“校园公交专线”保障范围将延伸至小学,全力护航师生上班、上学路。

据了解,海口公交集团继本月开通114条“校园公交专车”、4条“校园公交专线”后,按照“一校一策”“成熟一条开通一条”的原则,进一步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出行方向的师生需求,新增5条“校园公交专线”,覆盖市四中(高中部)、府城中学2所学校。届时,海口“校园公交专线”达到9条。

【详情→海口新增5条“校园公交专线”将于16日开通,覆盖这些学校→】

红岭灌区工程主干渠通水 调度836万立方米用水缓解琼北地区部分市县旱情

4月15日上午,在海口市甲子镇金山村附近,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的渠道里,流水潺潺穿过涵洞、渡槽,奔向远方的田野。海南日报记者从省水利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此次红岭灌区工程主干渠通水,将缓解目前琼北地区,特别是文昌市的旱情,目前红岭水库的蓄水已经通过红岭灌区的干渠到达文昌市赤纸、竹包水库。

可起降世界最大空客A380!海口美兰机场二期项目飞行区工程竣工验收

海口美兰机场二期项目完成飞行区主要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记者张茂 摄

4月15日,海航集团旗下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项目取得关键性进展,飞行区工程(第一批次)按计划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为今年6月初校飞创造了条件。

由于疫情影响,项目指挥部经与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沟通协商,创新采用视频会议、现场直播、影像资料存储等方式进行全过程监督,按既定计划于4月13日至15日开展飞行区竣工验收工作。

经过严格、细致地检查,此次验收范围内的场道(包含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助航灯光、供电、消防系统、围界安防系统、附属单体建筑等工程基本满足规范要求,顺利完成飞行区主要工程的竣工验收。

【详情→可起降世界最大空客A380!海口美兰机场二期项目飞行区工程竣工验收】

海口:将全市列入开学计划的学校(幼儿园)食堂、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列入排查对象

近日,为守护好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海口市市场监管局开展2020年春季开学学校(幼儿园)食堂及校园周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工作,将全市列入开学计划的学校(幼儿园)食堂、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包括校外学生托管机构)列入排查对象。

根据工作要求,海口市市场监管局从健康管理关、复工自查关、食材管控关、加工控制关、供餐环节关、餐具洗消关等6道关口着手,在专项排查行动中,执法人员严格把控每一道关卡,确保全市学校(幼儿园)食堂及周边餐饮食品安全,守护学生们舌尖上的安全,为全市学校(幼儿园)开学提供安全的餐饮服务。

三亚机场累计恢复航线72条 国际航线暂无复航计划

海南日报记者4月15日从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三亚机场”)获悉,该机场近期有序开展航空客货运航线航班运力恢复工作,目前累计恢复航线72条,保障复工复产工作稳步推进。

据悉,三亚机场结合市场情况积极与航空公司沟通调整运力,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同时开展航空运输,逐步恢复航班运力。以2月13日三亚机场在飞航线29条、停飞航线140条为复飞航线基数,截至4月13日,累计恢复航线72条,其中,4月2日起湖北航线陆续恢复,4月8日起武汉每天7个航班已陆续恢复。目前,三亚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线暂无复航计划。



来源:海南日报微信公众号(ID:hnrb1950)、海南日报客户端

编辑丨李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3654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