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并不在少数:
他们无论干什么都磨蹭、拖拉,经常迟到,作业要写一整晚,家长每天都要守在他们旁边不停地提醒、督促;
他们做事没有计划,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起什么就做什么,结果时间花了不少,却什么都做不好;
他们不懂得珍惜时间,经常将大把宝贵的时间用来玩游戏、看电视,家长喊他们做作业,他们却抱怨连天……
面对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家长只能是不停地追着孩子耳提面命,时间长了,家长固然身心疲惫、烦恼不堪,孩子的学习效率却也还是没有什么明显的起色。
那么,有没有简单却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自觉的去管理自己的时间,改变这种家长和孩子都十分吃力的情况呢?不如教他“三只青蛙”法则!
“三只青蛙”法则的提出者是全球知名的时间管理大师、美国著名演说家博恩·崔西,他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潜心研究时间管理问题,写成《吃掉那只青蛙》一书,而“三只青蛙”法则就是全书最精华的内容。
什么是“三只青蛙”法则?
用博恩·崔西的话来解释“三只青蛙”法则,那就是:
“你得找出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它们就是你必须吃掉的‘三只青蛙’。
如果你必须吃掉一只青蛙,不要长时间盯着它看。
如果你必须连着吃掉三只青蛙,记得要先吃掉最大、最丑的那只。”
这句话的直接解释就是,做事要先从最为重要、难度最大的事情做起。
我们也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代表最让我们感到烦恼和棘手的那只“最大最丑的青蛙”,是最为容易引发我们逃避心理的,让我们不想去做,可越是不想做,就越容易产生渭南情绪,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白白浪费时间,事情却没有一点儿进展。
而“三只青蛙”法则的核心就是:迎难而上,勇敢地吃掉讨厌的“三只青蛙”,之后你会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其他问题自然就都能够迎刃而解了。
孩子们应该如何吃掉“青蛙”?
1)制定学习目标
A、列清单:想清楚自己要做哪些事,什么时间做。
B、目标可视化:将孩子的目标白纸黑字的写下来,贴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自己的目标更清晰,如果只是在脑子里想想,过不了几天孩子就完全会将它抛之脑后。
C、设定最后期限:这样是为了让孩子有紧迫感和时间观念。
D、收集需要做的事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把孩子自己能想到的、需要完成的事情都写下来。
E、整理成计划清单:把这些目标梳理整理成可执行的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2)ABC法则——确定优先级
在开始学习之前,根据二八原则,按照轻重缓急安排事情,确保孩子要先处理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诚如作者博恩·崔西所建议的,当你开始前,首先要问问自己:“在我所有的活动中,这项任务属于最重要的那20%吗?”
而ABCDE法则就在于,帮孩子分清事情的主次。
A:重要任务,且必须完成。如果不止一项,按照重要程度用A1,A2, A3, A4来区分;
B:应该做的事,但可以不做,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C:能让大家都高兴的事,但不做也不会有人因此不愉快;
3)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最大、最丑的青蛙”
通过上面的2个步骤,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已经减少到只有三件,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给予孩子充分的信心和勇气,去做那件最不想做的事情,也就是面对“最大、最丑的青蛙”。
当孩子带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投入其中时,很可能会发现“这只青蛙”其实并不强大,而这一定会让孩子感到相当得惊喜。
4)提醒孩子有效利用“青蛙时间”
“吃掉青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要提醒孩子留足“青蛙时间”,并保证自己能够充分地利用好这些时间,而不要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让时间白白被浪费掉。
在这个阶段中,家长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不打扰、影响孩子。
懂得时间管理,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教孩子感受时间
时间管理的教育应该从让孩子感受时间开始。只有孩子知道什么是时间,才能更好地管理它。
对于三四岁的孩子,在他还看不懂钟表时,我们可以做这些事情帮助他体会时间:
让孩子熟悉基本时间概念:上午、下午、晚上、前天、今天……可以用绘本或者不同时间的自然现象、事件给孩子讲解时间概念,如上午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晚上月亮出来了……
看着表,跟孩子一起体验一分钟究竟有多长。试试看,你都会发现一分钟其实很长呢!
时间段以事件名称命名。家长可以将一个时间段以要做的事件命名,如“超人早餐时间”“童话时间”,让孩子有一段时间完成一个任务的概念。
给孩子报时更具体。比如,告诉孩子,我们10点10分到了游乐园玩;我们用了30分钟吃完晚饭……
计时游戏。比如,和孩子比赛数10个数能不能穿好鞋子;看看今天收玩具用了多少分钟,有没有比上次时间短……
讲时间带来的变化。比如,讲他更小的时候说的话、做的事、多高、多重;讲他长到更大的时候会有哪些变化;妈妈小时候的事情;春天和秋天,公园里树木的变化。用回忆和展望未来的方式体验时间。
设定时间期限的概念。比如食品的有效期、工作期限等。也可以适当给他的事情制定小小的期限,如晚上9点到9点30分洗漱完毕。
时间管理属于一项技能,它可以被学会。而且,任何时候学习时间管理都不会太晚。
《构建孩子的性格和成就》的作者Dorothy Rich在书中说:通过训练,父母甚至可以帮助刚学走路的孩子学会独立管理自己的时间,这样,他们就无需不停地催促和帮助孩子们做事情了。
“父母应该从碎碎念的角色中挣脱出来。”Rich说,“终极目标是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律系统。”
但Rich同时也认为,时间管理训练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天就学会,家长也不应该给孩子太多的压力。
时间是宝贵的,孩子由于年幼,对时间既不理解,也无感知。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时间观念,让他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是一种美德。
这本《儿童时间管理全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故事和简明扼要的实践方法,帮助广大家长解决儿童时间管理的问题。一册在手,儿童时间管理不用愁。
这本书帮助孩子从八大方面建立孩子的自我时间管理力:(教孩子认识时间,并明白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改变不良习惯,孩子着实才有效率、有结果)、(家庭作息表,孩子作息规律的“监督员”)、(学习慢半拍,这几招轻松提高孩子学习效率)、(严于律己,时间管理离不开孩子的自律)、(理清头绪,做事之前需分轻重缓急)、(合理规划,让孩子感受时间头筹的魅力)和(劳逸结合,让孩子的课余时间更加丰富充实)。
真正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对时间的掌控,对时间的掌控能力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衷心地希望《儿童时间管理全书》这本书能帮助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时间管理,成为时间的真正主人,最终获得成功而快乐的人生。
感兴趣家长可以直接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购买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27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