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慎独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1934年1月下旬,临近春节。赣南苏区民间年味渐浓,但在第五次反“围剿”的严峻形势下,苏区和红军的领导层无心过年,内心充满了焦灼。
在红都瑞金召开的重要会议,继续延续了李德的错误路线,却让红军陷入更大的危机。李德特别提出了“短促突击”理论,这一理论对红军的影响重大。在李德的错误指导下,红军指战员付出了巨大伤亡,仍然难以阻止敌人的前进。
李德
李德的战术原则不难理解:为了对付蒋军的堡垒策略,那么就“以堡垒对堡垒”,即蒋军修堡垒,红军也修堡垒。当蒋军从堡垒中出来,向前推进准备修建新的堡垒时,红军也从堡垒中出来,向蒋军发起突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达到杀伤敌人的目的。
但这只是李德的一厢情愿,首先蒋军的堡垒都是以钢筋混凝土为材料建造的,红军没有重武器无法摧毁。而红军则只能用土木材料建造堡垒,蒋军的飞机大炮来一波就能摧毁。要想抓住蒋军从堡垒中出来这个短暂的时机,需要强大的情报工作支持,还对部队的行动速度要求极高,必须迅速出击、迅速解决战斗、迅速撤退,否则就会陷入敌人的重围中。
1月25日,陈诚率领第三路军10个师又一个旅,共计10万大军扑向建宁。红军各部队拼命阻击,但因为执行李德的策略,部队分散在各个堡垒中被动挨打。红军的堡垒都是土木结构,蒋军一轮炮火下来就被摧毁,根本不可能抵挡敌人的进攻。虽然红军各部拼死阻击,付出巨大伤亡,可依旧难以阻止敌人的前进。2月9日(腊月二十六),红九军团在伤亡惨重后丢失阵地,红军中的王牌、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奉命支援他们。这个团可以说是红军最有战斗力的团之一,是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手下的王牌。
红一团团长杨得志
【红一团政委符竹庭,率二营在主阵地抗击敌人,全营打得仅剩100人,干部伤亡三分之二,阵地仍屹立不动。1943年符竹庭牺牲于抗日战场】
当晚,红一团抢占了三岬嶂。三岬嶂是一座不大的石头山,但周围都是平原,如果被敌人占领,再想夺回就难上加难了。红一军团到达三岬嶂后,立即开始抢修工事,战士们手里只有铁锹,连镐头都没有,工事挖得很艰难,地上还有不少积水,很多战士只能泡在泥水里。团长杨得志问师长李聚奎要守多久?李聚奎表示,上级要他们守住,没说具体时间。杨得志无奈叹一口气,这种稀里糊涂的仗,从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知道打了多少!
红一团这边刚刚修好工事,敌人的飞机就到了,七八架飞机对着红一团的阵地疯狂扫射轰炸,飞机刚刚飞过,敌人的炮弹就落了下来。飞机加大炮这一套下来,红一团的工事就被摧毁的差不多了。
王牌不愧是王牌,红一团上上下下在敌人狂轰滥炸下屹立不倒,仍然斗志昂扬。冲锋的敌人黑压压一片,我军人少却毫不畏惧,连续几次打退敌人冲锋。尤其是坚守主阵地的陈正湘的第二营,敌人三个师猛攻他一个营,硬是被二营顶了下去。有的班打得只剩一个人,仍然坚守阵地,打光了子弹就扔石头。全营打得仅剩100人,干部伤亡三分之二,但敌人就是攻不上来。
时任红一团二营营长的陈正湘,开国中将
傍晚,红二师以及红一师其他部队赶来支援,从侧翼打击敌人。红一师红四团团长耿飚率领全团到达三岬嶂后,发现战场空间十分狭小,命令各营从多个方向发起攻击,全团司号员一起吹号。十几把军号的声音响彻天地,敌人以为红军大部队包围了他们,顿时失去战意,掉头就跑。
红一师、红二师各团追击了几里地,直到敌人缩进碉堡里才停止追击。此战之前,红军在李德“短促突击”的指导下,屡战屡败,仗打得窝窝囊囊,三岬嶂一战,红一团血战三天,打出了主力团的威风,与友军一起完成任务并取得一场大胜,极大地提高了士气。
战后,聂荣臻在《红星报》上发表了名为《把第一团顽强抗战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下去》的文章,高度赞扬了红一团在此次战斗中的表现:“我们的第1团以一营兵力,遏止了敌人一师之众。虽然敌人的飞机和炮弹轰炸之声震动了山谷,但丝毫不能震撼我红色战士的心胆,敌人以数倍的兵力,分几路向我冲锋,亦被我英勇沉着的战士,以顽强的反冲锋打退下去!并且协同突击部队将敌整师兵力全线击溃,这应当写在我们的战史上,成为我第1团三岬嶂上光荣战斗的一页!”红军总司令朱德在福建长汀接见和检阅了英雄红一团。
只是,三岬嶂一战在整个第五次反“围剿”中只是局部的胜利,没有改变整个反“围剿”的不利局势,仅仅是延缓了敌人的进攻步伐。我军战士凭借敢打敢拼,可以在局部取得一些胜利,可是要想取得全面胜利,还是需要正确的战略指导。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26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