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高三学生拒交手机,老师怒扇耳光并砸坏手机,家长:支持老师!

高三学生拒交手机,老师怒扇耳光并砸坏手机,家长:支持老师!

自从手机问世以来,就成了人们又爱又恨的东西,人们喜欢它带来的便利又恨工作时抵御不了它的诱惑。不仅对于大人来说手机充满了诱惑,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手机也成了他们学习道路上最大的障碍。现在部分高校已经开学了,特别是课业繁忙的高三,虽然今年高考延迟,但是他们的压力并不会减小。

江苏一所高校的老师惩罚学生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视频当中这位老师因为该学生玩手机而连扇该学生两个耳光,并且砸坏了该学生的手机,并要求班长录下了这段视频。事后,该班主任让班长把这段视频发到家长群中,警示学生不准将手机携带入校园。据悉,该班级在开学前进行过让学生集体承诺不带手机的活动,这次该生明知道高考在即,还这样肆无忌惮地玩手机,老师感到十分愤怒才做出这种行为。

这段视频被发到网络上以后引起了很大争议,很多网友认为这位老师的行为有失妥当。他们认为虽然学生有错在先,老师也不能当众掌掴学生,这是侵犯学生身体权和人格尊严的行为,摔坏学生的手机更是任意毁坏他人财物的侵权行为,老师的这种行为并非教育所必须的也超出了惩罚应有的限度。

据悉,事后该所学校的负责人也称这位老师处理方式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已经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且对其进行停职处分。事后,这位受到惩罚的学生家长却表示他支持老师的行为,因为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特别能够理解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同时他也表示老师平时跟学生沟通和相处都很好,是一位很负责任的老师,他也希望老师能够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上。手机问题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1. 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很多家长会感觉自己的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越长大越不懂事了。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也应该从自身找问题,产生这种困惑的家长一般都与孩子存在沟通障碍。事实上,家长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并不是一个虚无的口号,只有家长在与孩子进行平等沟通时,家长才能够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这样孩子也能更听得进父母的劝导。

有时候孩子的不听话和叛逆只是因为他们对父母高高在上的地位的不满,如果家长能够真正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懂事。在电子产品的问题上亦是如此,一味抢走孩子的电子产品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夺走了他们的爱好,只有父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孩子才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真正开始重视学习。

2. 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孩子的规则意识需要从小事培养,比如说与孩子约定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超过了时间就要受到惩罚等等。规则建立的基础是孩子的认同,建立规则之前首先要让孩子明白,手机总是会诱惑他们分散精力,只要手机在手中就不可能劳逸结合,因此必须养成每天使用一定时间的手机的习惯。孩子只有认同父母的观点才会遵守规则,孩子对规则的认同取决于家长的教育,那些不遵守约定把手机带到学校的孩子是没有规则意识的表现。

3. 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都是自律的人,孩子也会从小非常注意自己的行为。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如果家中的父母是整天沉迷手机的人,那孩子恐怕也很难做到很好地控制自己,同时这样的家长在向孩子提出要求时也会没有说服力。因此控制孩子的电子设备使用时间,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特别是孩子到了高三这种特殊的阶段,家长一定要尽量保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业有成,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很多学生都在家通过网课学习,网课的效率不比线下课堂,因此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十分焦虑。现在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各地也纷纷复学了,相信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也能抵御诱惑前程似锦。

各位网友,大家认为这位老师做得对吗?大家觉得家长应该如何限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2253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