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天文学与占星师的关系密不可分

天文学与占星师的关系密不可分

古人有云“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

宇就是空间,宙就是时间。宇宙是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构成的统一体,人类从坐井观天到太空飞行,再到拍下了第1张黑洞照片,现在的宇宙观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天文学的起源,已经很难去考证了,但是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开始,那就避免不了说经历白天黑夜,和一些其它的自然现象,相对应的都会发现一些规律,并且人们会对这些自然规律啊去做一些总结。

“年”这个时间概念的由来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偕日出”。

“偕日出”指的是天体(如恒星)在凌晨前见于东方天空,且不淹没于阳光中。

在尼罗河畔诞生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6000年,古埃及就已经有农业生产了,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尼罗河水就会泛滥,大片的庄稼毁于一旦,甚至人都会被冲跑,古埃及人就很头疼。到了公元前2000年的时候,古埃及人发现天空当中有一颗星星,每隔一段时间在东方日出之时总是这个星星先出现,然后紧接着太阳就出现了,也就是说这颗星星它带着太阳出来了,每次这个现象(偕日出)刚一过,尼罗河就会泛滥,于是古埃及人就把这两件事给联系上了,于是,古埃及人就给这个星星起了个名叫做“索普代特” (Sopdet),古埃及人就认为是尼罗河神“萨提特”来了。

于是每当“索普代特”在“偕日出”这一天,人们就赶紧的上山去避难,后来古埃及人就把这一天当做一个开始,到下一次 “索普代特”偕日出为止的时间就叫做 “年”,也就是一年的意思。这就是最早对时间的定义,再后来古埃及人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相应的历法,那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最早的雏形最初古埃及人把一年定为360天,后来又改成了365天,早期的古埃及人对历年的算法还是挺精确的,只是相差了5天,然而那个时候的观测天象水平还不发达。

图解:日历石

夜空中最亮的星

古埃及人称为“索普代特”的这颗星其实就是“天狼星”。天上这么多星,古埃及人是怎么知道哪颗星是天狼星呢?

因为天狼星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放眼望去夜空当中最亮的那颗星星就是天狼星。

每一个天文文化当中天狼星几乎都会出现,只是名字不同而已,比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在天狼星下面也有几颗比较亮的星称为“弧矢星”,苏轼说的这个天狼星,其实是代指当时北宋西北的西夏,所以在古人眼中天文现象,往往都被当作一种象征,中间诞生了很多版本的神话故事,而这些现象往往和自然灾害有关,所以人们就发现可以通过某些天文现象来预示着这个灾难或者是太平,于是就诞生了“占星术”,就是用星星来占卜。

一直到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天文学家啊,其实都有第二职业“占星师”,因为占星必须得观测星星。后来呢,就又一点点的衍生出了现在的星座文化,就这些这都是有必然联系的。但是刚才说的这些,这都是说古人对天文现象的观测与记录,但是没有人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发生呢,然而,开始思考的就是古希腊人。

图解:占星师占卜时所用的“星盘”

古希腊人的思维转向

古希腊虽然说不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就说明从古希腊开始,人类就突然从感性思维转向理性思维,一种追求科学的精神悄然的就诞生了,所以很多重要的辩证思维,包括哲学都是诞生在古希腊的,而古希腊它又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这就直接导致中世纪之后欧洲整体的科学水平都比较高,所以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讨论一些这个已知的天文现象背后的成因了,那这些已知的天文现象都有啥呢?

  • 首先,我们生活的地方叫做地球,这应该就是中心唯我独尊。
  • 其次呢,天上有个太阳,还有个月亮,这两个都会动,那应该就是围绕着地球转的。
  • 最后,剩下的就是一堆星星了,这些星星人们最早以为它们是不会动的,后来发现才不是。

他们发现这些星星它们整体的会旋转一下,就是它们会随着时间整体地旋转,中间有一个点就是旋转中心,这个点被人们叫做“北天极”。

古人发现北天极附近有一颗亮星,很接近这个旋转轴的中心,很早的时候人们就把这颗星叫做“北极星”(现在对应的就是西方的“小熊座α星”),就是所有的星星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个北极星旋转的,所以最早的时候北极星就是古人在夜晚的指路标。

星星整体旋转,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而北天极对应的就是地球的北极,除此之外呢,古人还发现一个事,就是这些星星虽然整体旋转,但是大部分相对位置是不会变化的,唯独有5颗星星比较特殊它们会在整体的这个星星群里来回的穿梭,它时而排成一字时而排成人字啊,和众多星星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了,于是就把相对位置不会动的星叫做“恒星”,而能动的5颗星、再加上太阳和月亮一共7颗,这7颗星就叫做“行星”,这就是最早的恒星和行星的由来。

5颗会动的星星,所以叫五行星,分别对应了金木水火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而月亮和太阳呢在古代,就分别对应了阴和阳,这些现象在古希腊的时候就已经被发现了,在古希腊时期人类就经历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例如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呀?地球本身转不转呀等等,最终到了公元140年左右,亚历山大城的天文学家“托勒密”是统一了前人的思想,建立了第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就是“地心说”。

图解:地心说指的是:金木水火土、月亮和太阳围绕着地球旋转。

托勒密和地心说是天文学的正式开端

“地心说”就是以地球为中心,在地球的周围分别有7个轮子(刚才所说的7颗会动的行星),这7颗行星的运动轨道叫做“均轮”,然后这7颗行星还不是直接在轨道上运行的,托勒密为了更符合当时的观测数据(行星有的时候顺行,有的时候逆行),他认为在7个均轮上运行的分别是7个小轮子,然后这7颗行星是在这个小轮子上运动的,这7个小轮子叫做“本轮”。也就是说这个行星是在本轮上运动的,然后本轮是在均轮上运动的,每个本轮大小还不一样,全部都是正圆,而且是做这个匀速圆周运动,在所有的这些之外是一个巨大的球壳,叫做恒星天,意思就是星星它都是固定在这个恒星天上的,在恒星天之外托勒密认为还有一个球壳叫做“最高天”,恒星天整体在转动,这就是最早的宇宙中心说

图解:托勒密的宇宙系统

托勒密还认为地球是圆的,就是地球是个球体这叫做“地圆说”。最早有理有据的提出地球是球体的人是“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是一位数学家,他认为球体才是最完美的,完美才是真理,他认为地球是完美的,所以呢地球应该是个球体,后来被“亚里士多德”所认同,“亚里士多德”还给出了两个证明方法:

  • 第一:远处的船只,它在向我们靠近的时候,它总是先露出上半身,然后再露出下半身,如果地球是平的,那应该是整体从小变大的。
  • 第二:月食的时候,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那不就是圆的一部分嘛。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个球体,毕达哥拉斯说的对。

为什么说还有人坚持说是 “地平说”呢,比如说我国古代就一直坚持天圆地方,天就像是一个大锅盖一样扣在地上。

托勒密他是支持“地圆说”道,就在他的体系里面,地球是个圆球。这就代表当时人类的幻想,这就像是我们现在幻想平行宇宙一样,每个时代的人都需要一些幻想,那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就是在托勒密的这个地心说中,所有均轮的中心并不是地球,地球是稍稍偏离了这个中心的,主要就是为了更符合当时的观测数据,但是地球仍然是宇宙的中心,并且它得是静止不动的,因为这种我是中心的观念,将在接下来的1000多年的历史当中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宗教,现在知道地心说将在1000多年之后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取代,可是为什么要过了1000多年才会被取代呢?甚至其实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日心说了,一位叫做“阿里斯塔克斯”他比托勒密还要早,阿里斯塔克斯的日心说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已经提出来了,当然它和哥白尼的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日心说在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是不对的呢,然后后来又认为他是对的呢,因为当时科学技术还没到技术,后来有了望远镜发现说地球不是中心,太阳才是中心。

图解:日心说和地心说的运动轨道

结语

其实严格的说,就到现在我们都没有理由说地心说是错的,除了恒星天不对,其他的行星运动的轨迹在当时也是很精准的,预测日食和月食,再说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通过日心说去做一个更加精准的,以地球为参考系的这么一个运动模型,它的效果是一样的,只不过说轨道可能看起来复杂一点,日心说取代地心说仅仅是因为地形说麻烦吗?

不是人,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观念日心说取代的是一种观念,而不是地心说的错,地心说一度被人们认为是伟大的结构,然而它的后果就是漫长的1000多年里整个欧洲甚至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都是地心说是一套完美的体系。

#青云计划##头条科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9946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