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全球粮食危机可能爆发,中国该怎么应对?一种口粮年进口8850万吨

全球粮食危机可能爆发,中国该怎么应对?一种口粮年进口8850万吨

据香港(CNN)报道-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全球企业关闭,各国陷入困境,这种破坏使人们面临供应链被切断的威胁,粮食不安全状况加剧。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在上月末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目前超市货架仍有存货......但是旷日持久的大流行危机,可能很快给食品供应链带来压力,影响农民、农业投入品、加工厂、运输、零售商等之间的复杂互动。"

边境关闭、行动限制以及航运和航空业的中断,使得在国际上继续进行食品生产和运输货物变得更加困难,可替代粮食产品本来就少的国家更加陷入困境。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于3月25日表示,航空公司已将数千架飞机停飞,港口也已关闭,食品、药品和其他产品的集装箱滞留在停机坪和等候区。联合国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CFS)上个月警告说,全球粮食供应的高度不稳定将对最贫穷的公民产生最大的影响。

甚至私人公司和组织也呼吁立即采取行动,以解决迫在眉睫的粮食灾难。科学家、政治家以及像雀巢和联合利华这样的公司,在致世界领导人的一封公开信中说:"政府、企业、公民社会和国际机构需要采取紧急、协调一致的行动,以防止新冠肺炎大流行转变成全球粮食和人道主义危机。"

而对于中国来说,是否同样会面临粮食危机呢?前段时间,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中国不会出现"粮荒",我们的国家完全有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能力。但这仅仅是针对稻谷而言,在某些作物上,我国还需要依靠外国进口,其中对进口依存度较高的两种作物是大麦和高粱。

大麦是我国进口依存度最高的作物,依存度为88%。它主要依赖于澳大利亚,其次是加拿大和法国。在我国,进口大麦主要是被用作动物饲料、酿酒和做成其他大麦制品。现在国家对大麦的进口速度已经有所放缓,这意味着国产大麦的数量已有上升。

然后就是进口依存度28%的高粱,我国进口高粱主要来自美国,其次是澳大利亚。用途主要为种植、食用和工业、饲料,工业消费的比例最高,为60%,用以生产酒精、醋、白酒、饮料等。近年来,我国从外进口廉价的高粱,用来代替价格较高的玉米饲料,也是因为如此,在2016年玉米价格大幅下滑后,高粱的消费量相应地也降低了。总体上来看,国内高粱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形势,尽管饲料需求有所下滑,但国内酿酒工业需求不断上升。

总体而言,我国的粮食产销还是比较稳定,库存比较充裕的。虽然中国大豆大部分一直依靠进口,但这几年国产大豆产量增加,反而减少玉米谷物种植。2019年1-12月,我国进口8850多万吨大豆,约相当于2.6亿多吨谷物的耕地,说明我国对大豆的进口需求量仍较大,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继续大豆的扩张有一定难度。但整体上,今年全国的春耕形势良好,夏粮丰收有保障。

由于疫情的原因,中国的农业生产确实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农民下地劳作时,都戴着政府提供的口罩和防护设备,并得到了地方的提供的消毒剂。丰收后的销售也不用农民担心,虽然各省的封锁和行动限制阻碍了货物的出口和运输,但是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公司专门为此成立了一项基金,以帮助农民为未售出的产品寻找市场。

这些努力减轻了疫情对食品工业的打击。世界粮农组织报告称,中国政府为恢复农业生产分配了2000万美元的补贴,并投资了包括农业无人机和无人驾驶车辆在内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使供应链在无人接触的情况下保持运转。

1月和2月,中国受到新冠病毒的打击最为严重,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新病例报告。实行封锁措施后,跨省旅行被中止,居民被命令呆在家里,这几乎破坏了所有部门的业务。对此,粮农组织则表示:"在中国,后勤方面的限制和劳动力紧缩造成了新鲜蔬菜的损失,动物饲料的供应有限,屠宰场的能力也有所下降。"

但是无论如何,中国都不再是1956年那个路有饿殍,随时饿死人的中国了。现代中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拥有新技术和新财富,几十年来它一直致力于改善粮食安全,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中国的粮食技术人员们每年前往一线传授种养殖知识、现场解答,指导菜农做好蔬菜种植、结构调整以及病害防治,过去十年中花费了数百亿美元购买了大型种子企业,致力于研发出产量更高质量很好的中国粮食。中国将面临粮食危机?不存在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9882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