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龄之回应教育方式#
明星的教育观:
在《天天向上》的一期节目中,黄觉与章龄之不同的教育观念引来热议。黄觉认为,应该注重素质教育,认为疫期孩子应该以玩为主。而章龄之则更注重学业,称自己狠不下心来放弃孩子的学业,怕耽误孩子的学业进度。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校教育的有力配合。黄觉、章龄之他们,作为公众人物,在这种教育配合中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这实在让我们当教师的感到欣慰。
章龄之在疫情下督促孩子上网课,自己认真备课,检查作业,代表了大多数家长的观点和做法。所以,我想重点谈黄觉的“以玩为主的观念”。
1.黄觉的观念混淆了“玩”和“素质教育”的概念。玩不等于素质教育,虽然玩中确实隐藏着教育因素。
我们所理解的玩,就是在安全的范围内,孩子爱做什么就做什么,由着孩子,不加限制,让孩子处于自由状态。
而我们理解的素质教育包含的范围就比较广,内容就比较多。比如说,思想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各门学科素质教育,各种爱好的数质教育等等。这些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显然不是靠玩就能实现的。
2.“以玩为主”的教育理念,适合于5岁以前的孩子。5岁以前的孩子,玩是他们的天性,不玩才不正常呢!5岁以后,孩子的身体、心理、智力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要准备进行系统的学习了。
既然是系统的学习,总有一些约束性吧,比如做作业就不能唱歌,打篮球就不能打人,饭不能装在高脚酒杯里,就这么简单,就不能由着孩子玩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说,黄觉拒绝所有网课,太极端。
所以,顺应孩子天性,加上一定的约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3.玩中隐藏的教育因素是随机的,想发掘这些教育因素,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教育专业知识。如果单纯地由着孩子玩,那就是浪费了。
比如,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认识事物,认识颜色,数数,甚至做简单的分析,都是可以的。如果没人引导,玩就玩过去了。稍大一些,比如三四岁了,是不是要与人交流了?是不是砌积木有可能失败了?怎么办?是不是有人引导的孩子发展情况和没人引导的孩子发展情况完全不一样?
所以,以玩为主的教育,是最高境界的素质教育。在家长素质不高和社会发展不充分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兴建家长学校,发展家庭教育,改变应试教育,让高境界的“玩中学”,与素质教育真正溶于一体。
1.现阶段中国家庭的实情,大多数达不到黄觉家庭这样的教育条件。
像我的一个学生家长给我说,她没读过书,我们发在群里的信息她不认识,要等孩子下晚自习回家了给她一条条讲。
还有大多数家长忙于生计,为物质条件的改善与陪孩子奔前程的矛盾始终还处于不调和状态,还有好大一部分是打工族。所以,这些孩子只有依靠学校的管教,而学校就只能用学业来管束。
社会经济的整体提高,是实现玩中学的基础。
2.如果新建家长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更上层楼。
家长不是不重视教育,甚至个家长都希望自己能像章龄之这样,能够亲自辅导学生。但是,除了上述所述的经济原因外,更重的是家长们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能力。
我所见到的家长要么是对孩子放任自流,要么是平时没有时间管,一闲下来就亲问孩子的学习。如果不满意就对孩子一顿的痛骂或者是痛打,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3.章龄之的做法得到很多人赞同的原因,就是她代表了我们现在中国大多数家长的理念。
不提高学业成绩就没有更好的出路也是不说自明的现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又是家长们的共同心声。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关注的是孩子们的成绩,忽略的是孩子们的快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孩子们失去了部分天性,即使成绩优异,可能孩子也不完全是自我了。
如果有一天,有更多的更好的选拔人才的方式,能人尽其才,各得其所,那么,我们基础教育的“玩”和“学”就可以真正相融合了。
本文观念总结:
1.黄觉、章龄之的观念各不相同,但都有代表性,且代表了有观念、有能力、有精力去落实自己观念的家长。
2.我更赞赏黄觉的观念,但又知道现在的国情不能实现。
3.社会经济的整体提高,是实现玩中学的基础;提高家长育人水平,是实现玩中学的保障;丰富选拔人才的方式,是实现玩中学的根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94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