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你会吃喝吗?中国人的饮食之道

你会吃喝吗?中国人的饮食之道

世事变迁,西方文化冲击着国人的认知,致使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营养、蛋白质、热量、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新名词刷新了国人传统的知识,时髦代替了传统。但是,做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华夏子孙,应该怎样饮食?怎样吃喝才是中国人的饮食之道。《黄帝内经》早就为我们给出了答案。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五谷为养"——五谷最养人

五谷就是我们吃的稻米、小麦、黄豆、小米和黄米等植物的种子,我们把这类食物统称为五谷杂粮。种子者,植物之精华也。中医饮食营养学认为,植物、动物的不同部位,所含的气和神是完全不一样的。最精华的东西,都含在种子里。

"五畜为益"——吃肉只是为身体锦上添花

五畜是指我们通常吃的猪、牛、羊、鸡、鸭等动物的统称,益是增益的意思,也就是说没有它咱也能活,不会对我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但有了它,我们会活得更加鲜活,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五果为助"——水果是五谷、五畜吃多以后帮助消化的一种东西

五果是指我们通常吃的栗、桃、杏、李、枣等动物水果的统称,助是帮助消化的意思。

水果大部分都是酸、甘、寒性的(也有一部分是热性的)。水果基本都有通便的作用,所以吃水果,应该是在五谷、五畜吃多了之后,帮助消化的,为的是不让体内产生壅滞。五果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而不能把它当成主食,主次不分。而现代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道理,只是不分季节、不管自己的体质(特别是寒凉体质)盲目地吃水果,从而导致身体寒湿气重,因而生病。

"五菜为充(或者为疏)"——蔬菜绝对不能当主食

五菜是、韭、、薤、葱等蔬菜的统称,充,就是说五菜是饥荒状态下充饥的代用品,绝对不能当主食。还有就是有疏导的作用。当我们吃饭、吃肉吃得太多的时候,可以通过吃菜来帮着疏通,这就是蔬菜的价值。

综上所述,从黄帝内经中得知,我们所说的吃饭实际上应该是吃植物的种子,而其他的东西只是下饭的。现在的人吃饭都是吃肉、吃菜、吃水果,不吃或少吃主食(不吃粮食),这样是不符合我们华夏人种身体需求的。

因此,普通人健康的饮食结构应该是,一碗小米饭(白米饭)或者一个馒头,有些蔬菜就行了。当然,再加块儿肉就更好。再适当吃些水果帮助消化也就够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5159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