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
过去一周,在产油各国之间的斡旋和口水仗中,国际原油报复性反弹,NYMEX原油狂涨逾30%,布伦特原油期货也狂涨逾20%,均录得历史最大单周百分比涨幅,因市场预期下周初将达成全球原油减产协议,产油国或实施大约相当于全球需求10%-15%的减产。
各国表态
沙特和俄罗斯的“原油价格战”导致国际油价暴跌,特朗普此前表示要斡旋两国减产以制止油价继续下滑。
俄罗斯总统普京4月3日表示,有可能将全球每天的石油产量削减约1000万桶,但前提是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主要原油生产国都加入减产协议。
美国方面对减产似乎并不感兴趣。4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国各大石油企业代表会谈,但并未提出减产的计划,之后他对记者表示,应该由市场决定油价。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4日在白宫发布会上表示,如有必要,将对进口原油加征关税,以保护美国石油企业。特朗普说,他“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低油价伤害了美国大量工作岗位。
未来预期
拿美国来说,关税虽然会挽救少量美国石油企业工作岗位,但却会加重疫情期间所有人的生活成本。
4月3日,纽约市长白思豪表示,从4月3日开始,纽约市所有居民在全市的435所学校的外卖点,可以领取免费的一日三餐,无需提供任何证件。之前,免费三餐仅向学生提供。有分析称,此举不仅可减缓严峻疫情对居民生活带来的沉重压力,也有利于防止疫情引发骚乱。
由此可见,美国当前的核心还是抗击新冠疫情,如果加重生活负担,造成更大骚乱,并不利于美国经济恢复。所以,特朗普面对的是石油利益集团和疫情控制的双重压力,无论结论是否减产,很有可能无法做出快速坚决的决定,更大的可能性是希望沙特和俄罗斯减产,美国保持不变。
在美国疫情愈演愈烈的视情况,普京极大概率不会接受,将会继续战斗到底。
短期看
目前市场对产油国之间的减产协调预期过于乐观,疫情爆发之下我并不认为减产协调会非常顺利。
长期看
全球十大石油进口国中,1、中国、2、美国、3、印度、4、日本、5、韩国、6、德国、7、西班牙、8、意大利、9、法国、10、荷兰,除了中国都在新冠疫情的爆发期,其中印度大规模爆发新冠疫情的风险极高,如果疫情爆发治理周期也将极长。
各国央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政府也不断在推出刺激措施,但这些只起到辅助作用,疫情不能控制,利率再低也无法复工,疫情不能控制,也没人愿意上街购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市场高估了特朗普的影响,低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市场很多人仍然认为为新冠影响体现在重症率,死亡率。
疫情真正影响的是聚集度,只要一个国家没有能力完全控制疫情, 任何一个人的复工 ,都相当于是参军, 任何一个公司复工, 一年的利润可能都抵不上一个人确诊之后的损失。
站在超过100万人确诊的今天,目前疫情的影响还是被低估, 除了中国之外, 全球的石油需求将会在未来6到8个月极度萎缩。
在看到疫情结束信号前,需求将会高度受限,油价将持续承压。
对于产油国来说,聪明人这时候就该开足马力卖中国,后面可能抢不到坑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32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