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期名将辈出,其中,上杉谦信是耳熟能详的名字。他被称为“军神”“越后之虎”,是越后国的大名。
历史中的上杉谦信
1530年,他出生在越后国的长尾家,时年恰逢虎年,于是起名为虎千代。他幼年丧母,作为武家的幺子,因没有继承权而被送至春日山麓的林泉寺,由佛家养育。其童年可以说十分动荡。
虎千代成人后,改名为长尾景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军事天赋也在兄弟中脱颖而出。他领兵多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并笼络了多位善战的将领于自己门下。在上杉家老臣黑田秀忠两度谋反时,他更是代替兄长率兵平叛,展现自己出色的军事天赋。最终受上杉家的命令消灭了黑田一族。
面对长尾景虎的声望,他的兄长长尾晴景心生嫉妒之情。两位兄弟的对立最终引发了长尾家的内战。长尾景虎虽然手下兵力甚少,但仍然凭借能力击败了自己的兄长。最终上杉家出面调停,结果是他的兄长隐退,而当时年仅19岁的长尾景虎则成为了长尾家真正的掌权人。
1550年,上杉家家主病死,无后。将军足利义辉承认长尾景虎了地位,从此他成为了越后国实际的国主。尔后他统一了越后,作为关东的将领出阵对敌,获姓上杉,改名为上杉辉虎,谦信则是法号。
1559年,正亲町天皇继位,赐予上杉谦信天杯和御剑,承认了他作为上杉家继承人的身份。在战场上,上杉谦信与著名的北条家、武田家,甚至织田信长多次交锋,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根据记载,1578年,上杉谦信被家仆发现时,已经在家中失去了知觉。疑似死于饮酒过量造成的脑溢血。一代名将陨落,年仅49岁。由于他终身未娶,所以没有留下子嗣,去世后上杉家内部发生了御馆之乱才决定了新的继承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正史中的“军神”,怎么会有性别争议呢?
西班牙修道院的记录
上杉谦信的性别争议,源自一份西班牙修道院收藏的古代文书。
西班牙革命时作为城寨被使用的托雷多修道院中,收藏着15世纪到16世纪的乘船者和传教士去往日本后的报告书。其中,有一位叫冈萨雷斯的船员向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写的报告书中,提到了1571年到1580年间日本佐渡发现金矿的事情。
原文直译为“会津上杉的TIA开发了佐渡岛,获得了大量黄金(アイドのウエスゲはそのTIAの開発したサドの純金を沢山もっている)”。TIA在西班牙语中是“叔母”的意思,根据历史推测,有人认为这个在对于上杉家而言地位极高的“叔母”很有可能就是上杉谦信本人。
1968年,日本历史小说家八切止夫在读卖新闻上发表《上杉谦信是男是女》一文。从此,上杉谦信的性别争议就此传开,一时间轰动了整个日本。而部分历史学者和爱好者也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发现了一些端倪。
史海钩沉
其一,就是上杉谦信的死因。尽管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脑溢血,但史料中的用语却十分微妙。日本大名松平忠明在他的史书《当代记》中记载,“此春越后景虎卒去 年四十九 大虫”。根据日本三省堂明解古语辞典,“大虫”被用作月经的隐语。
日本古代医师贝原益轩的弟子樫原重轩写的《养生训读解例集》中也有记载“大虫=黄鼠狼,引发妇女的血道”。妇女的血道是指更年期障碍。
因此,谦信的死因或许是“更年期障碍引起的妇科病的一种”。当然,月经和更年期障碍本身当然不会成为死因,但随着子宫内膜症等慢性妇科病会加重,最终引起腹膜炎等死亡。另外,日本有一所大虫神社,神社中祭祀的女神也是妇病之神,可见大虫是妇病之神。
其二,史料记载,在第四次川中岛之战和七尾城之战期间,上杉谦信每个月10日前后会发生原因不明的腹痛,也有逸闻说在合战中也经常将士兵带到房间里。
根据岛原之乱之后编纂的《松平记》记载,北条军入侵上杉领地时,从6月11日开始,上杉谦信说自己将腹痛10天左右,因此没有出征,而是在城内守护孩子。这也与女性的生理周期不谋而合。
其三,则是上杉谦信的“生涯不犯”。上杉谦信幼年时在寺院长大,因此笃信佛教,终身未娶,没有子嗣,从而有了“生涯不犯”的评价。
但是,据史料《三户文书》记载,上杉谦信与多位大名的妻子、姐妹、女儿举止亲昵,其中包括将军足利义辉的正室妻子和城主太田资正的妹妹等人。如果一般人如此对待贵族或武家的女性,早就会受到口诛笔伐,但却没有人指责上杉谦信的这类行为。
其四,织田信长赠送给上杉谦信的礼物。织田信长和上杉谦信没有开战之前,一直维持着表面友好的关系,二人相互赠送过一些礼物。其中,织田信长知道上杉谦信喜欢恋爱题材的源氏物语,便赠送他一件源氏物语题材的屏风。
在当时,这类物件通常都是送给贵族女性的礼物,从没有男性收到过。而面对这种“侮辱”式的礼物,上杉谦信非但没有生气,还高兴地收下。用现代来比喻的话,就像是送给男性言情小说作为礼物,多少有些违和感。
其五,是日本越后地区的民谣。该民谣唱道:“寅年寅月寅日出生的政虎大人,为了城山大人的恩情,红枪出征。比男人力气还要大。
(寅年寅月寅の日に、生まれたまんとら様(政虎=謙信)は、城山さまのおんために、赤槍たててご出陣。男もおよばぬ大力無双。)”其中“政虎”是上杉谦信的曾用名,由此可以推断该民谣创作于1560年代。最后一句“比男人力气还要大”耐人寻味,如果本身就是男人,为什么民谣中还会有这种比较呢?
其六,是上杉谦信的历史画像。现在最常用的上杉谦信的画像,是江户时期的画作。画中是一位留有胡须的大汉。现存最古老的上杉谦信的肖像画,被认为作于庆长年间(1596~1615),存于林泉寺。这张画像上的上杉谦信没有胡子,甚至脸颊是用当时画女性时经常表现出的两颊饱满的方式来绘画的。
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织田信长赠与上杉谦信的屏风上有上杉谦信本人的画像,被认为是他的画像也没有胡子。要知道,在战国时代,武家留胡子可是一种礼仪。
除此之外,在米泽藩的上杉神社中,留有一些上杉谦信的衣物和上火用品,其中有鲜红色带有花纹的衣物、样式更像女性防寒具的头巾等。上杉谦信遗留的书信中,可以看到他的笔迹相对来说更为阴柔。信奉佛教的他被称为毘沙门天化身,在《大唐西域记》中毘沙门天是女性。
一旦“上杉谦信女性说”的论调收到瞩目,无数从未被人发掘过的史料细节都被扒了出来,引起无数波澜。
正统历史的反击
以桑田忠亲为代表的日本历史学者对“上杉谦信女性说”提出了强烈的批判。认为这种推测基于碎片化的史料,不符合实证主义的思路。
他们认为,西班牙修道院的报告书不够严谨,作为单一史料无法确定真假。关于死因,则坚持传统的“脑溢血”说法,历史记载上杉谦信嗜酒如命,常常骑在马背上也要饮酒,因此留下顽疾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月经腹痛的战争周期一说,仅仅存在于第四次川中岛之战和七尾城之战期间,其他战争则没有这种记录。
同时,对于“生涯不犯”的说法,他们认为原因主要还是上杉谦信信奉佛教,因此戒女色。历史上,因为上杉谦信曾叫年轻男性武士进入帐中,也传出过同性恋的说法。
野史中上杉谦信与女性的爱情故事并非没有,据说,上杉谦信曾为近卫稙家之女、近卫前嗣之妹的绝姬敞开心扉,甚至已经商定好婚事。但在上杉谦信出阵关东回京都准备迎娶绝姬时,得知了她因病逝去的消息。初恋的逝去令这位深情的武将从此再也不提婚姻一事。
备受影响的今日(NHK,动漫,赵云女性说)
无论怎样,上杉谦信的性别争议已经深入人心。在今日,不少历史学者主动跳出了传统历史的框架,重新结构这位战国时代的大名,发现以江户时期前后对于上杉谦信的描述却有不同。
在战国时代,名为《御成败式目》的武士基本法典还有效,该法典承认女性继承家督的。因此,战国时代出现过不少女性城主,如立花语千代、井伊直虎、织田信长的姑母阿光等等。
但是进入江户时代,德川家开设幕府后,女性的继承权就不被承认了。江户时代的上杉家与德川家关系破裂,最终不得不通过谢罪终于得到德川幕府的承认,但是上杉家的土地被大幅度没收,光是米泽藩就被减少封为30万石。因此,江户时代上杉家的立场非常弱势。
有史学家认为,上杉家害怕女性大名的存在会收到德川幕府的进一步压迫,于是对上杉谦信作为女性的历史进行了修改,强迫其成为男性。
日本NHK的大河剧,是一个以严肃历史为题材的古装电视剧系列。自1963年开播以来,以严谨地还原历史而深受观众喜爱。
关于上杉谦信性别的争论,也影响到了这个严肃的系列电视剧。2007年,名为《风林火山》的长篇大河剧开始播放,该剧以战国为背景,以甲斐国为舞台,讲述了武田信玄的军师山本勘助的一生。
其中上杉谦信的造型与以往的留胡子的猛汉大不相同,明显就参考了“女性说”的看法,将其打造为一名没有胡须、留有长发,更为阴柔的战国武将。饰演上杉谦信的演员GACKT更是在采访中直言:“我想运用自己的演技让大家感受到这个人物有可能是女性。所以也特意留了长发。”
随着上杉谦信性别之谜争论的继续,相信越来越多曾经不被注意的细节会浮出水面。上杉谦信的遗骨几经迁葬,明治维新后,葬于山形县米泽市的上杉家庙所内。不知有朝一日,是否能见其“真身”,结束这段长达数十年的争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16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