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乾隆朝五大虎将

乾隆朝五大虎将

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文治武功都有很大进步:一、文治方面: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二、武功方面:平定叛乱、拓展疆土,使国土板块达到最大化;三、文化方面: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等。能达到上述高度,没有贤臣良将辅佐,是不可能完成的,下面为大家带来乾隆朝五大虎将。

1、富察·傅恒

傅恒(1722年~1770年),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外戚、名将,康熙朝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孙,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第九子,大学士马齐之侄,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出身显赫。历任蓝翎侍卫、山西巡抚、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等职,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师指挥大小金川之役,降服莎罗奔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攻打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担任经略,督师云南。次年四月,率领京师及满蒙士兵,分三路入缅作战,身患重疾,仍督军进攻,屡败缅军。后与云贵总督阿桂合攻老官屯不下,遂乘缅甸遣使请和,上疏奏请罢兵,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师回朝,不久病卒。乾隆皇帝亲临府邸奠酒,谥号“文忠”。

2、章佳·阿桂

阿桂(1717年—1797年),满洲正蓝旗人(后以新疆战功抬入正白旗),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清朝名将。

乾隆三年(1738年)中举,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长期戍守西北边疆。乾隆十三年(1748年),参加大小金川之役。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参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事后,移师驻守伊犁。后回朝历任内大臣、汉军镶蓝旗都统、军机大臣、满洲正红旗都统、四川总督等,并授“紫禁城骑马”殊荣。

乾隆四十二年起,授武英殿大学士,先后管理吏部、兵部,乾隆四十五年任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第二年,于敏中死后,又位居大学士班次第一,成为清廷“综理部务,赞襄枢要”的第一重臣。嘉庆二年(1797年),卒,时年81岁,谥号“文成”。

3、富察·福康安

福康安(1754年—1796年7月2日),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中叶名臣、外戚、民族英雄。大学士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福康安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福康安早年参加第二次金川之战。他先后率军平定甘肃回民起事、台湾林爽文事件、保卫西藏的廓尔喀之役、苗疆起事,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统一和完整,因功封一等嘉勇忠锐公。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太上皇乾隆赐福康安贝子衔,同年五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谥号“文襄”,配享太庙。

4、多拉尔·海兰察

海兰察(?-1793年),满洲镶黄旗人,乾隆时期著名的将领。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至次年,两次参加清缅战争,率轻骑为先锋,多有战绩。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因功被授为镶蓝旗蒙古副都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调任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赴四川参加大小金川之役,历时五年,攻碉夺卡,屡克要隘寨堡,因功先后升正红旗蒙古都统、参赞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起,先后两次以参赞大臣率兵镇压甘肃回民起义。后跟从福康安督兵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并赴西藏参加廓尔喀之役,进爵一等公。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病逝,谥号“武壮”。

5、乌雅·兆惠

兆惠(1708年-1764年),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族孙,都统佛标之子。兆惠将军被誉为“中国反疆独第一人”。18世纪50年代,西北地区准噶尔人和回部贵族反复叛乱,驻防伊犁的兆惠将军率领清军在天山南北经历了无数次殊死鏖战,最终,清军一统天山南北约1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取名新疆。新疆统一后,兆惠率西征军凯旋回京,乾隆帝亲自为兆惠将军牵马回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逝世,享年五十六岁,谥“文襄”,配享太庙。

关注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精彩文章!下期预告:乾隆朝十大文臣。(图片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1705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