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学习不自觉咋办?那是因为你没有做好这几点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学习不自觉咋办?那是因为你没有做好这几点



一、孩子不自律,问题在家长身上

最近受疫情影响,怕5岁的大宝变得懒散,所以跟他一起制定了一张时间表,并应他的要求贴画板旁。然而,这张时间表却形同虚设,疫情快结束了,这表上的项目却没有按期进行,哪怕它那么醒目,我依然忘了它的存在,甚至从没有过对孩子做出提醒。

是孩子的错吗?如果我敢冒出“这孩子一点都不自律”的念头,那我真的会为自己脸红。但现实中却有很多父母会把一切问题全都归咎在孩子身上。比如“你怎么这么不努力”、“你看你成天只知道玩”、“你考成这样对得起我吗”等等。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为他们的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还没有很强的自控力,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的督促与引导,如果父母自身也不够自律,那么别指望孩子的学习习惯能够养好,这是一个必然。

而习惯一旦没养好了,自然就上演了“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的场景,从“不好”到“好”是一个过程,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蜕变,如果你觉得习惯养成的前期工作太难了,那么就不要抱怨辅导孩子学习太苦了。

对于自己,我们总是过于宽容,会用一些借口、理由来自我麻痹;相反,对于他人,我们却是近乎苛刻,总用一些打击、挑剔来对他们进行心理惩罚,并试图于此来唤醒对方的“觉悟”,这种方式,在成人的世界里都未必行得通,更何况于孩子?

二、想要孩子爱上学习,家长要先改变观念

“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奋力托举的父母”,这个观点不容反驳。这个疫情,彻底暴露了父母的底子,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唰”地一下拉开了差距。有些孩子能自觉上网课、自觉完成作业,有些却是拿着鞭子跟在后面还是一塌糊涂。什么原因?这就是差距——教育的差距。

前两天,妈妈群一个妈妈“声俱泪下”地控诉她家上三年级的孩子,说:“再不开学,我就要疯了!这孩子真的没法管了,天天手机电脑不停,一让做作业就跟我大吼、对着干,好像学习是我的事一样,真的太糟糕了!”

然后,群里就炸开锅了,各位妈妈激烈回应,各种吐糟,瞬间成了一场孩子的“批判大会”。这期间没有一个妈妈是在反省自己的,全部都在抱怨、指责,孩子不好好学习竟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很多父母从其他人身上找到了“共呜”,原来,不只是我们家孩子难管,大家都是。抱怨完突然变得更心安理得了,并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种现象,所有孩子都一样!

倾诉是释发压力的一种,但却容易让人迷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群里,一般比较优秀的孩子的父母通常受到排挤与冷落,因为是少数,他们的育儿观念可能不够“大众”,提出来也得不到太多认可,即便要借鉴也需要家长付出一定的努力,大家为了不给自己“添麻烦”,宁愿相信是孩子的问题,也不愿意接受是自己教育出现问题。

这就是“共呜”的力量。

三、培养孩子自律,父母不妨这样做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当你错过了孩子早期的习惯培养与建立,就不要指望通过一朝一夕就能改变,有些成人一辈子也没办法做到自律,何况于孩子,但你有理由坚信,孩子还小,可塑性比较强,不要怕麻烦,不要偷懒,为了彼此的未来,赶紧给孩子来一场“改头换面”!

这里,有几个小小的建议。

1、父母要享受育儿过程并起到引导作用

孩子的不自觉通常源于父母的偷懒,他们普遍认为“教育孩子是件麻烦事”,当父母无法从教育当中享受到乐趣时,注定会跟孩子频繁发生权力之争。我们要的是孩子合作,而非服从;要得的赢得孩子,而非赢了孩子。

所以,父母应该把养育孩子当成一种乐趣而非负担,当你怀着这种心态去看待孩子的学习问题时,你就会变得耐心、包容。

另外,父母要尝试改变自己,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并且,多学习育儿知识,只有自己掌握了足够充分的理论,才能结合到实践中来,起到了正确引导的作用。

2、从最容易做到的开始坚持

我跟大宝列的时间表上总共有二十几项,想每天都按照上面的进行,确实是件挺考验家长的事,但也并非没有可能,这需要时间与自律,假如你自认为不够自律,那也没关系,我们可以选一项最容易坚持的事先进行,等这件事已经融入到生活了,我们再来执行下一件事。

比如,我选择从大宝的英语复习开始,因为培训班会要求把音频作业上传到群里,他们那个班的学习氛围又特别好,当你不想让自己在群里太难堪时,唯有“逼”自己下点功夫。

于是,跟大宝约定,把每天洗完澡后定为复习时间,在坚持了三个星期后,大宝从刚开始不断地抗拒到不停地动来动去再到现在能够自动屏蔽弟弟的干扰,并能够自己拿着书复习一整课时,我感觉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

如今,大宝已经习惯了洗完澡复习,有时我忘记了他还会自己提醒我,我想这就是坚持的力量吧。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而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坚持,还有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写作营有个老师目前正在装修房子,她跟设计师说:“装修整体感觉以原木、清爽为主,然后,要到处都有放书的地方,我想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并且客厅不放电视机。”

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够为孩子营造这么好的学习氛围,也很少有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做到不看电视,这就是差距——教育的差距。

现在,我除了书房放书外,客厅、 卧室也有放书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想看书时随时随地都能够拿到。另外,改变了“见不得乱”的习惯,不再把书整理得太整齐,书房的小床地板基本都扔满了书,现在两个孩子每次一进书房都会坐下来静静读一会儿。


4、关掉家里所有的电子产品

疫情期间,经常听到很多妈妈说:“这段时间,孩子在家天天看电视、玩游戏怎么办?愁死了!”

其实这些父母都只是嘴上说说,如果他们真的担心孩子绝不会没有办法,说到底,要么自己也想看,要么太宠孩子,要么不愿意陪孩子,所以才会导致孩子深陷电视不能自拨。如果父母能够以身作则,关掉家里所有的电子产品,孩子又怎么会有机会看?

数字时代,屏幕正在抢占人们的注意力,孩子也不例外。很多家长会认为,看电视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其实不然。研究表明,常看电视的孩子性格会更暴躁,并且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导致孩子睡不好、长不高,还会影响学习、破坏孩子的专注力等。

因为电子产品不能替代父母给予互动与回应,无法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所以,关掉家里所有的电子产品,除了让孩子更专注于学习外,还可以帮助他们注意力的集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写在最后

总之,孩子不好好学习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长监管的不到位,当你在羡慕别人家孩子的同时,别忘了看看别人家的妈妈。只有在自已身上下功夫,孩子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改变。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辛苦的,只要你迈过了这道坎,你将会迎来春天,孩子也会持续给你带来惊喜!


我想,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090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