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11-4=7”被老师打叉,宝妈生气质问老师,却被回怼得哑口无言

“11-4=7”被老师打叉,宝妈生气质问老师,却被回怼得哑口无言

文丨兰兰(文章原创 ,转载请注明,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自从沈女士刚上一年级的儿子乐乐被疫情困在家中之后,这日子就没有一天能过得顺心的。最让沈女士崩溃的不是做不完的家务和挑食的丈夫,而是看着乐乐写作业。

虽然乐乐才上了一个学期的一年级,但是作业可一点都不少,对于基础的算术题乐乐从没沈女士担心过,倒是很多应用题因为不认识字都由沈女士解释一遍后乐乐才能做题。

今天就遇到这样一道应用题,一共11盏亮着的灯熄灭掉其中的4盏,还剩多少盏灯,念完题目后沈女士就理所当然的让孩子写上了11-4=7,没想到第二天这道题上却被打了个大大的红叉

沈女士赶忙去质问老师,她认为是老师批错了,对此老师只好耐心解释道,题目中问的是还剩几盏灯,即使有的灯被熄灭了不代表就消失了,因此这道题的答案还是11盏灯。这下子让沈女士非常的挫败,本来去质问老师的她现在被回怼的哑口无言,只能感叹自己真对不起当年的数学老师。

其实从这道数学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应用题不仅是在考察孩子的算术能力,反而是更加看重对于题目的全局性思维以及孩子思维的活跃程度,从现在喜欢考察的题目中家长们就要知道应该逐渐将思维训练加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思维训练会给孩子带来这些好处:

1、可以开发孩子看待问题的角度

思维模式是很容易形成惯性的,比如说对于乐乐作业中的这个问题大家就很容易按照惯性思维直接进行回答,而不是认真的读清题目再做出回答。如果能够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的话,就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自然也就跳出惯性思维的圈套。

2、提高孩子的思维境界

通过一定的思维训练不仅是让孩子思考方式更加多样化,还会让孩子透过眼前的现状看到整个问题的全貌。就像是再做数学题的时候,思维模式单一的孩子只能够学会这道难题的解决方法,而思维活跃的学生能够透过这道难题看到涉及这些知识点的所有难题,这样的学习效率就会更高。

通过思维训练可以提高孩子的许多项能力,那么通过哪些方法可以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呢?

1、通过棋类游戏来锻炼孩子的全局思维

棋类说到底就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利用棋子进行脑力博弈的一种游戏,胜利的条件往往是有着严格规定的,但是通往胜利的道路却不只有一条。就拿我国最传统的象棋来说,获胜的唯一条件就是将对方的将棋从棋盘中淘汰,可是如何获得胜利却是需要双方去考虑的,在象棋中要学会总览全局以及适当的舍弃小棋子,而棋盘中的锻炼出来的全局思维自然能够在学习上帮助到孩子。

2、通过球类运动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

很多球类的运动速度都是很快的,如何在球还没有落地前进行预判并适时出手才是真正的难点。比如说乒乓球,一个很轻的小球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力度变换出不同的线路,双方队员需要在很快的时间内精确判断,这份反应速度也会在一次次的对弈中逐步进行提高。

3、进行感统训练

感统就是感觉统一,通过一系列类似于游戏的训练过程让孩子达到手眼脑的协调合作。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经常会出现漏题的现象,这就是典型的眼睛的动向和脑部的思考没有达到一致。通过一定的感统训练可以让孩子转动过快的脑筋配合着手上的动作慢下来,让飘忽不定的眼神和脑筋的思考达成一致,感统训练需要通过专业的训练师进行引导。

其实所有的思维训练都只是外部的辅助措施,最重要的还是家长对于孩子的引导,让孩子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并保持着好奇心才是对活跃思维的最好保护。#育儿身边大小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日常分享育儿身边事,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可以关注我@兰兰聊育儿,为您答疑解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9131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