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什么病?”
——“吃货病呗,大吃大喝导致的!”
曾几何时,痛风被紧紧贴上了吃货的标签,让痛风病人被误会。这种误解已经妨碍了不少病人正常就医,甚至耽误病人的治疗,还会造成严重的心里伤害——对痛风产生很深的病耻感。
警惕痛风的7个误区
对痛风患者而言,正确了解痛风有助于病情的康复,这7个痛风误区你必须小心。
误区一
喝白酒没问题
老观点:过去总认为,痛风患者不能喝啤酒,白酒却很少有人提及。
对痛风病人来说,粮食酿的酒都是不能喝的,包括白酒。
这是因为酒精的摄入会影响尿酸的排泄。酒类饮品本身含有高嘌呤物质,大量饮酒可促进肝脏内的三磷酸腺苷降解,还可引起高乳酸血症,导致尿酸生成增多,排泄减少。
误区二
豆制品不能吃
老观点:豆类和豆制品为高嘌呤食物,痛风病人不能吃。
豆类尤其是豆制品,不但不会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反而可降低血尿酸,它们是痛风的保护因素。
痛风病人的饮食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用坚果、花生、豆制品、橄榄油等替代饱和脂肪酸含量多的红肉。
误区三
蔬果可以随便吃
老观点:水果、蔬菜为低嘌呤食物,痛风病人可以随便吃。
富含果糖或甜味的软饮料、果汁、富含糖分的水果是新发现的痛风危险因素。
另外,菠菜等含有草酸较高的蔬菜,易与血液中的钙形成草酸钙,可能引起结石,痛风患者应少吃。
误区四
减肥就是要禁食
老观点:肥胖是痛风的高危因素,要减肥就是要禁食或过度饥饿。
减肥对痛风病人很重要。痛风病人的饮食以控制在正常人食量的80%~90%左右为宜,也不要禁食和过度饥饿。
减肥应从改善生活方式着手,即:有效运动,控制体重,减少总热量10%~20%,限制烟酒,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等含高嘌呤的食物,避免血尿酸过高。
误区五
不发作就不用吃药
老观点:痛风只是关节疼痛,痛就吃点止痛药,不痛时就不管。
痛风的根本问题是尿酸高,只有把尿酸降下来了,才能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减少高尿酸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通常建议,要把血尿酸降低到360或300微摩尔/升。所以,经常痛风发作的患者,在不发作的缓解期,可以做降尿酸治疗。
平时多喝开水,饮水2000毫升,随时随地小口喝,特别是运动期、睡前、晨起、洗澡后更要喝。
误区六
忌口了就不用吃药
老观点:很多患者认为控制饮食了,就可以不吃药了。
事实上,很多痛风患者饮食控制得非常严格,痛风还是会发作。
误区七
痛风都是吃出了的
老观点:很多人认为痛风都是摄入过多的高嘌呤食品引起的。
随着医学界对痛风的发病机制不断深入研究,终于发现了痛风的关键病因——遗传,这个因素占45-73%。发病相关基因主要存在于嘌呤代谢相关的酶和尿酸盐转运蛋白之中。这就能很好解释有的人没有大吃大喝的病人也罹患痛风。
因此,从遗传学角度可认为:痛风患者的后代患痛风的机会高于非痛风患者的后代;近亲结婚不利于预防痛风,其后代患痛风的几率会增加。
遗传既决定是否得痛风,还决定病人对治疗药物的反应。基因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为病人精准用药。
痛风发作时,可以试试这样做
1、由于肿胀部位发热剧烈疼痛,你可用冰袋冷敷到皮肤上,在痛风的治疗中有助于减轻疼痛。
2、如果疼的实在受不了,必须用非甾体镇痛药,不可能激素和水杨酸止痛,不然加重病情。痛风的治疗在日常可用肉桂5克研成粉状,伴蜂蜜20可服下,按摩关节痛处,一般30分钟可减轻疼痛。
3、经常活动关节,没事多活动你的手指和脚趾,膝盖和肘部,做做伸展运动,这会赶走尿酸结晶在关节处的沉着。
4、晚上临睡前用痛风手足泡浴剂泡泡脚,至少30分钟,不但对痛风的治疗有好处,还可减轻疼痛,并让尿酸结晶重新溶解排出体外。
预防痛风关键是有健康的生活模式,而治疗痛风一定要重视药物治疗。
请点击文章右上方的红色「关注」按钮关注我!
八百方健康说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健康的知识,让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走出用药误区!旨在成为您身边的健康管家。
如果您需要帮助,请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联系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83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