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启动航天强国建设的关键之年。
2020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发射有望突破40次,发射60余颗航天器,再创历史新高。
北斗完成组网建设
今年上半年,北斗卫星导航工程将发射2颗GEO卫星,完成整个北斗三号系统的组网建设。
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系统的倒数第二颗组网卫星。按照计划,今年5月份,我国将发射最后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届时,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将全面完成。
随着北斗三号组网完成在即,北斗相关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预计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其中北斗将拉动超过3000亿元规模的市场份额。
嫦娥五号实现我国首次月球采样
今年还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
嫦娥五号目前实现突破的核心技术包括:运载发射、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下降、月面采样、月面上升、交会对接、环月等待、月地转移、轨道分离、再入回收12个部分。
嫦娥五号将实现4个重大首次的突破,即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火星探测器2020年在文昌发射
我国首次火星全球遥感与区域巡视探测任务已正式立项,计划于2020年七八月间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火星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火星探测器巡航飞行约7个月后被火星捕获,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3个目标。
其具体实施步骤包括,使用长征五号火箭将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发射至地火转移轨道,随后在地面测控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多次轨道机动和中途修正,在近火点实施制动,进入环火椭圆,运行到选定的进入窗口,探测器将进行降轨控制,释放着陆巡视器。着陆巡视器进入火星大气后,通过气动外形、降落伞、发动机、多级减速和着陆反冲软着陆。火星车和着陆平台分离后,将开展区域巡视探测和相关的一些工程实践活动。环绕器将为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链路,并开展环绕科学探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67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