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我们来自哪里走向何方

我们来自哪里走向何方

138亿年前,我们的宇宙只有一个粒子那么大,甚至更小,空间无限小,时间必然无限长,我们的这个粒子祖先,未必只有138亿年的年龄,不排除,以及其小的体积,存在了几百上千亿年,终于到138亿年前,发展到粒子宇宙状态,我们知道,粒子,就是量子,量子遵循的是量子力学规律,量子力学规律和宏观物质规律完全是两个系统,互不统属,我们习惯的非粒子运动规律,这时就断片了。138亿年前,我们的粒子祖先遵循着量子规律,表现为即生即灭,或有或无的状态,然而,这是在形容此刻的全部的宇宙整体,所以说,有来源于无,是正确的。

或有或无,或此或彼,这里包含一个无。有无相生,共同组成,一种或然态,这个或然态又可以称作另一层意义的无,有一天,粒子宇宙大到非粒子大小时,粒子宇宙或然态结束,量子力学称这个过程为或然态的坍塌,不确定的粒子变成了确定性的宏观物质,从此,宇宙整体开始遵循宏观运动规律。或然态的坍塌,可以说是又一个层次的无到有的变化,现在称为:宇宙大爆胀的端点阶段。同时宇宙继续采用粒子的基础单位来组成,这为宏观世界持续的回归初始状态打下了基础。但同时裂变出整体和组成要素的关系问题,粒子宇宙放弃了,粒子属性的整体性地位变成组成要素的属性的过程才有了我们宏观世界的诞生。宏观世界也只有打通和粒子世界的沟通,才能够永存。因为宏观世界终究是客人,粒子世界才是永恒的主人。

宏观世界诞生后,就开始遵循一个固定的概率正态演化规律,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粒子祖先的根本属性,再次获得优势。演化的所有过程,并不唯一在某一种有形物质之上。如同资本一样,并不是钱,而是一种抽象事物,无所不在又不是任何东西和人。演化轨迹在两类曲线之上,一是平滑上升曲线,一是众多周期曲线。所有曲线都具有离心力,因为惯性是沿直线方向的或者无方向的。曲线是对直线的脱离,也可以看成是脱离中心的直线片段组成的。抛撒一圈的水,每一个水滴继续直线运动,所有水滴整体却形成一个曲线过程。世界演化的路径就是这个曲线,这个曲线不是任何水滴的运动路径,只是片刻的经过每一个水滴。

世界演化的周期种类共计实有117种

演化的曲线不是在平面世界中划过的,而是在多维度世界形成的。平面曲线还没有表达出演化的路径。演化是间断爆发的,正所谓反着道之动,一个事物诞生时起,就开始走向自己的反面,反面是什么?可能情况很多种,新旧是主要两个方向。然而,反面的事物一出现一可以概念或者概念属性,又开始了走向自己反面的过程,这就是世界每每出现爆发式演化的逻辑基础。这是从事物性质的角度的判断,如果从数量上来看,世界的演化又是循序渐进的,在所有备选事物中,只有和时代节拍一致的事物可以发展壮大起来,因为新的时代是建立在旧的时代基础之上的,最接近旧时代的新鲜事物,概率基础才会最大。所以,演化才会有序的在相适应的事物上展开。然而,最接近旧时代的事物面对的旧世界的压力和束缚也最大,世界是如何解决的呢?

我们再次观察演化路径的特征,会发现,最远离旧世界的新世界才是崛起最快,并且容易产生与时代相适应的事物的地区或部分。演化时间上带来的致命缺点,通过空间的便易路径解决了。这又诞生了世界演化空间竞争上的竭尽所能的概率原则,就是说最努力的才是最适应的。整个世界为概率基础,就是整个世界,所有的一切为条件,每时每刻都是以一切为条件,竭尽所能者,就是世界发展的节律。最接近旧时代原则和竭尽所能原则共同规定了演化的路径的准时性。实际就是最便易原则就是演化的路径。最接近旧时代概率基础最大,当然是最便易的路径,面对旧事物最少的地方最早突破成功,当然也是便易路径。既然世界是在全要素无限条件下的最便易路径,当然也就是有序的准时性的演化过程,因为从始至终的全要素无限条件下,就没有意外可言,何有延迟和提前之说。于是乎,我们以138.2亿年前为宇宙有形世界演化起点,以黄金分割率0.618的平方0.382为公比,一次次乘以这个时间总长度,划分了演化的全程,每一个划分点,正好就是新时代直系事物批量诞生的时间。

延续到当代,公元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时,新世界直系事物诞生。距离总时间另一端有414年。比它大2.618倍的上一个时代的新时代直系事物,就诞生在这个时间之前的1084年前的西方世界的公元1286年,再乘以2.618是再之前2837年前,为公元前469年战国开始的东方世界。以此类推。世界演化的有序性准时性也就得到实证了。以此方法向未来推导,时代长度从414年每每乘以0.382,会越来越短,越来越短,最终无限接近又永远达不到公元2369.78年。这个时间就是演化发展的未来奇点时间。用递缩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a/(1-0.382)也能计算出极限时间为公元2369.78年(10月14日凌晨)

遥望星空我们想到了什么呢

这一演化节律推导的极限时间,向我们揭示了世界演化未来的怎样的特征呢?

无限接近极限时间,时代长度时间真的能无限缩小吗,物理世界的时间姑且不能无限分割,有一个布朗克时间长度的限制和极限。全世界演化的最小时代长度显然远远大于布朗克时间,不管哪个时间限制达到之后,又没有抵达极限时间,怎么办?

简单推理是,如果达到最小时代,不是不可以演化,重复最小时代就行了,虽然这违背了新事物效率提高的本规定性,但是,又没有阻止重复时代的力量,重复时代长度可能也是可以的,然而,如果最短时代长度为1天长,一年重复365次这样的时代长度,一个公比为0.382的时代,经济或者发展量,每过一个时代,就会变为自己时代起点的1.618034的4次方=6.8541倍,一年365天,6.8541的365次方,等于多少呢?

普通计算器已经计算不了

等于1.32×10的305次方,920亿光年范围的宇宙中所有粒子的数量为10的80次方个。远远小于直系世界整体扩大的倍数。直系世界一年世界在极限时间附近又该扩大成宇宙的多少倍呢?又如何扩大呢?

显然,时代长度不再缩小,演化的空间条件的限制依然阻止了等时代长度演化。这如何是好呢?

同样的道理,我们即便以一百年为一个增长为原来的6.8541倍的时代长度,开始等时代长度阶段演化,也不过只需要36500年,相比于满长的宇宙基本物质演化存在时间,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演化核心依然膨胀到物质世界的极限了,如何有道理的判断极限时间附近的情况呢?

显然,时代长度的平方和世界发展的量成趋势性反比例关系。得到了已经过去的18个时代的完全证明。极限时间公元2369.78年是这一关系的必然结论。极限时间就一定不能无视。无视极限时间,就是无视演化节律。既然演化节律是时代长度的平方和演化规模成反比例关系,那么,遵守这一规律的方法在极限时间附近只有一条出路。时代长度的平方越大,世界发展规模就越小。世界的连贯性让我们知道世界的技术基础在深化,如何做到发展规模变小,技术基础继续深化呢?同时,是什么演化机制在技术基础提高时,时代长度成比例延长这样反常呢?

只有时空之门打开才是唯一合理的解释,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与日月同辉,这个悠久的传说,此时只有变成现实,一切才能够顺理成章。这就是演化的归宿。

极限时间导致的时代长度问题解决了,规模递减,如何给予合理的解释呢?

可能未来世界是从智慧世界中心,一次次扩散出去,越晚出发的规模越小,技术越先进,反而,可以更早到达宇宙的更深处。也可能,我们智慧核心在属性上向来是的特征回归,只是空间和时间时代特征不同了。

最后,补充一句来结束所有阐述,所有历史的有意义排列,和所有不断过去的未来的验证时间的计算中,核心参数都是公元2369.78年,请不要无视它的意义。


#我要上头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2927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