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量较多,偶或夹血,或咳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可并见,纳少神疲,便溏,面色晄白,颧红,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
证机概要: 阴伤气耗,肺脾两虚,肺气不清,脾虚不健。
治法: 益气养阴。
代表方: 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前方功能补气养阴,兼清虚热,主治肺脾气阴耗伤,形瘦体倦,咳而短气,劳热骨蒸等;后方健脾补气,培土生金,主治食少腹胀,便溏,短气,面浮,咳痰清稀等。
常用药: 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山药补肺益脾,培土生金;北沙参、麦冬滋养肺阴;地黄、阿胶、五味子、冬虫夏草滋肾水以润肺燥;白及、百合补肺止咳、抗痨杀虫;紫菀、冬花、苏子温润肺金、止咳化痰。
随证加减:
夹有湿痰者,可加半夏、橘红、茯苓等燥湿化痰;
咳血量多者,可加山萸肉、仙鹤草、煅龙牡、三七等,配合补气药,共奏补气摄血之功;
若见劳热、自汗、恶风者,可宗甘温除热之意,加桂枝、白芍、红枣,配合党参、黄芪、炙甘草等和营气而固卫表;
兼有骨蒸盗汗等阴伤症状者,酌加鳖甲、牡蛎、乌梅、地骨皮、银柴胡等以益阴,清热除蒸;
如纳少腹胀,大便溏薄者,加扁豆、苡仁、莲肉、橘白等健脾之品,忌用地黄、麦冬、阿胶等过于滋腻的药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26490.html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心烦,气短,胸闷,睡眠障碍,调达肝气很重要,可用四逆散加减
« 上一篇2020-03-25 18:53:15
肩周炎为什么夜晚最痛?认识3大原因,学会6个康复动作!
下一篇 »2020-03-25 18: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