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逼近3000亿!拼多多市值再创新高,成立不足5年坐拥6亿用户

逼近3000亿!拼多多市值再创新高,成立不足5年坐拥6亿用户

近日,拼多多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

根据报告显示拼多多在去年第四季度的净营收为107.93亿元,同比增长了91%,但是股东净亏损为17.52亿。

虽然亏损,但丝毫不影响拼多多的市值,根据百度知识图谱的数据,截止美东时间2020年3月24日16时,拼多多的市值为419.0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4亿)。

因为股价是波动的,所以市值只是衡量上市公司的一个标准而已,如果从用户规模来看,2018年6月,拼多多注册用户就突破3亿,而到了2020年3月,拼多多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6亿。

短短两年时间,用户规模翻了一倍,这才是拼多多被资本市场看好的原因。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有用户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商业价值,有商业价值,就会延伸出许多的盈利模式,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互联网公司烧钱,也要把用户和数据做起来的原因,那么大家知道拼多多,是如何在成立不到5年的时间,对此,蒋老师挖掘出拼多多成功的3大核心原因,分别是:平台战略-差异化定位、用户运营-社交裂变、产品之道-爆品策略。

第一,平台战略-差异化定位

这几年消费升级是广大创业者热议的话题,但是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消费升级就意味着价格一定要提高,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蒋老师在美国生活了8年,我发现在美国就存在着像Swatch、Gap、Costco、奥特莱斯、沃尔玛之类的品牌,这些品牌无一例外,经营理念都是强调高品质、高性价比,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获取广大的用户群,有了销量规模之后,去改造供应链,把产品的价格降到最低临界点,所以,这些品牌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全球各地,都深受消费者喜爱。

拼多多背后的投资人是谁呀?这个大家都清楚,段永平,多年前就定居美国,深知这套商业模式的竞争优势,所以,一开始,拼多多的定位就是走高性价比路线。

大家都知道,2015年国内的电商行业,已经是一片红海,比如造作网定位是高端消费群体,网易严选是做精选+高性价比,以此来吸引中端中户群,京东的自建物流模式,主要是提高了电商平台的服务能力,主要也是中端用户为主,而淘宝+天猫,则是面对海量人群,迎合了中端用户,以及对价格比较敏感的用户群。

恰恰在那个时候,还没有一家电商平台,是垂直于做超高性价比的平台,因此拼多多算是抓住市场上的一条裂缝,从而强有力撕开了一道通往天堂的口子。

第二,用户运营-社交裂变

在互联网的江湖里,BAT无疑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因为他们分别掌控了搜索、社交、电商三大需求的流量。

正因为如此,互联网巨头的商业的底层逻辑,阿里一直在投资内容型平台,比如说UC、优酷视频等等,为什么?

因为阿里需要源源不断的外部流量,进入到淘宝里面来,从而通过电商来长期锁定这些用户。

而腾讯恰恰相反,微信就是一个超级流量平台,但是腾讯自身的主流变现模式,就是通过游戏和广告,虽然利润可观,但是相比电商的市场规模,游戏和广告都要小很多。

所以,一家追求规模的互联网巨头公司,绝对会把资源集中去挖掘,能让企业规模持续做大的领域。所以,腾讯这些年,一直在投资电商,有了一个京东远远还不够,于是在拼拼多多成立之初,就开始入局了。

有了腾讯的加持,拼多多就有了基于流量来源,紧接着,拼多多利用水果拼团,在微信上迅速裂变用户,这里面,值得我们普通人借鉴的商业底层逻辑是:

找到一款成本很低,但是用户有高频需求的产品,然后进行拼团裂变用户,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用户。

第三,产品之道-爆品策略

其实拼多多打造爆品的策略,有一套紧密的打法,蒋老师把这套方法总结为“爆品七绝”,分别是:

1,定位-系统+科学

拼多多是少数电商企业里面,把用户定位、市场定位以及平台店铺调性定位做到极致的一家。

实际上,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平台,如果定位不清晰,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转化率上不去,所以,定位的偏差,实际上是过去消耗资源,这也是很多创业公司失败的问题根源。

2,产品测试-组合策略

俗话说:“产品好不好,谁用谁知道”,未经过测试的产品,一旦流入市场,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一旦不好用, 用户的口碑、退货率上升,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商家和平台。

而拼多多采用的测款方法有3个,第一通过互动、第二是通过直通车、第三是通过忠实顾客来测款,把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极大提高了测款效率。

3,选款策略-各方平衡点

这里的选款,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工序,而是结合平台自身的定位,根据用户需求来制定的,但是往往很多平台盲目来满足用户需求,而忽略了商家的盈利以及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最后导致商业化变现出现问题。

那么拼多多的选款是一套组合策略,既有引流产品,也有利润产品,以保证各方的盈利达到一个平衡点。

4,标题-用户思维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标题就是产品的窗户,在电商领域有句话,叫做:“不会起标题的商家不是一个优秀的商家”。

拿怎样的产品标题才是一个好标题呢?

很简单,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制定标题,所以标题的核心,就是你要揣摩出消费者搜索商品的高频词。

比如说,你是卖内增高鞋的,你就要知道,男生买内增高鞋的需求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个需求去设置产品的标题。

如果你的标题只会设置为内增高,那么很难获取流量,但是你的标题改一下,男士8厘米内增高,这样就会获取大量的精准流量,从而提高下单转化率。

所以,起标题的核心,是用户思维!

5,定价-科学合理

很多人认为,拼多多就是把价格压到最低,其实并不是,拼多多只是通过分析产品的优势、质量情况,科学制定合理的价格,以此来保证商家的利益达到平衡点。

一味地降低价格,只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各方无利可图,商业的本质,是维持在各方利益平衡点。

6,活动-低价聚流

一般情况下, 只有平台审核通过的产品才能参加活动,但是如果是一些新产品,拼多多会降低参加活动的门槛,但是参加活动的产品,商家前期需要作出一些利益让步,可以不赚钱或者略亏,来给自己的店铺引流,然后通过长期的优质服务,实现长期的盈利。

这种低价聚流的活动策略,在许多平台型企业都广泛运用。

7,坚持-企业能生存下去的黄金法则

任何企业和创业者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词,就是坚持。

马云说过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拼多多的成功是有迹可循的,实际上, 每个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都会遇到各种疑难杂症,坚持下去,挺过来了,就活下来了,出现问题并不可怕,需要积极面对,寻找解决方案。

危机危机,有危险才会有机会嘛。

作为一名创业者,蒋老师想说,我们不要过度关注于拼多多低价的标签,而是要正确认识到其商业模式的本质,从平台定位到用户裂变,再到爆品战略,去反思自己的企业,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学习的核心意义所在。

好了, 看完之后你有何启发呢?欢迎参与话题讨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2584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