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他冒死偷一根藤带回国,从此百姓很少挨饿,这种食物现在人人爱吃

他冒死偷一根藤带回国,从此百姓很少挨饿,这种食物现在人人爱吃

他冒死从国外偷回一根藤,让中国增长3亿人口,至今仍被人们纪念

推荐语: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总数超过14亿。事实上,在古代社会中,以中国的土地想要养活数以亿计的人民,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每一个朝代的统治者,都为如何喂饱自己的子民而发愁,直到一个名为甘薯的物种,被一位名叫陈振龙的明朝人引进中国之后。人民忍饥挨饿的日子,就变得很少了。而且还让中国增加了三亿的人口,极大程度解决了“食”的问题,而这件事情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深远。

一位书生放弃功名,远赴重洋经商

在古代,如果哪个朝代发生了大批的人民被饿死,一般都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首先当然是战乱,尤其是在中原地区,因为在这里建立都城的王朝很多。如果一个统治政权被覆灭,最先倒霉的一定是普通的老百姓。因为战乱迫使农民流离失所、土地荒芜,自然会出现很多流民被饿死。

其次,即便是和平年代,饿死人的事情也时常会发生。因为古代生产力比较低下,导致粮食亩产量很低,如果再遇到天灾人祸,很可能会让粮食大规模的减产。再加上统治者还要收取赋税,让农民留给自己的粮食变得更少,由此很多农民会吃不上饭,甚至以草根和树皮为生。

如今到了现代,农民主要还是以小麦、水稻为主要的粮食作物。至于玉米、甘薯,也可以作为食物食用。但是后两者都是很晚的时候才被引进中国,尤其是甘薯,在明代及之后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作为一种亩产量高、又受得住一般自然灾害的粮食作物,甘薯在后来受到了很多农民的认可和喜爱。

说到甘薯被引进中国,还要追溯到数百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当时一位名叫陈振龙的读书人,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秀才。当时读书人考试都是为了做官,哪怕只是一个秀才,也算是一个功名了。所以很多人呢即使一辈子考不上举人和进士,也不会选择从事其他行业。当时这位陈振龙却是一位不一样的人,他当时的脑中并没有这样的"陈旧思想"。

得知新奇作物,耐旱、受环境影响小

随后他放弃了继续考取功名的想法,而是跟随自己的同乡开始了经商。在旁人的眼中,陈振龙此举根本是在走末路,所谓士农工商,当时最被看不起的就是商人。在明清时期,即便你家财万贯,在当时的社会阶级中,也是被人所不屑。可以说,陈振龙真正选择了一条跟别人不一样的路。

很快他跟随别人出海经商来到了菲律宾,在做生意之余,他也在观察这个社会。慢慢的,他被当地一种农作物给吸引住了。在明朝,根本见不到这种农作物,所以他十分好奇。在当地人的介绍之下,他明白过来,这是由西班牙人传到菲律宾来的。他很快就对这种作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他的长期关注,他决定将其带回中国去。

因为该作物十分耐旱,可以大大降低周围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最关键的是,这种作物非常高产且很容易让人有饱腹感。当时一位成年男子,只要吃下几个很快就可以吃饱。这让他联想到了自己的母国,在明朝每年都有大量人民流离失所。有的是因为局部战争,有的是因为天灾人祸,导致大量的流民因为没有食物而被活活饿死。

他决定将这种作物带回去种植,说不定可以帮助自己国家的人民。于是,他一边跟当地的人搞好关系,一边学着如何种植同时还要想着如何将其带回国内。要知道,当时的菲律宾正被西班牙人所殖民,所以对很多粮食作物控制很严格,生怕甘薯外流出去。一旦被当地人发现你私自携带,很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

偷了一根甘薯藤,救活无数国人

陈振龙想到一个什么办法呢?没错,就是将甘薯藤卷进了自己随身携带的绳子当中。就这样,他成功从菲律宾将一根甘薯藤从菲律宾偷了出来,带回了自己的国家。经过几天几夜的海上航行,最终他平安的踏上了自己家乡福建的土地。他回去之后,并没有马上推广,而是先自己搞了一个实验,看甘薯到底适不适合这片土地。

让他惊喜的是,甘薯最终被证实,不仅非常便于种植,对周遭环境也没有什么要求恰好当年福建省发生了一次天灾,很多土地粮食减产,眼看着农民就要成为流民,最后被饿死。陈振龙当机立断找到当时的福建官员,希望可以大量种植甘薯。最后确实如他所料,当甘薯被种植出来之后,成功解决了当地的粮食危机,救活了很多人的性命

当地人有感于陈振龙冒着危险,从海外将甘薯藤带回国内的壮举,在当地为其立了一座功德碑,专门用来纪念他。后来甘薯还有一个称呼叫做番薯,正是因为它从海外而来,而明朝人将海外为番邦,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称呼。甘薯的成功种植,成功解决了平时的粮食危机,能够救活很多人的性命。此后的老百姓,就很少忍饥挨饿了。

当然这种救人性命的作物,也只能够在和平年代才可以发挥作用。如果真的遇到王朝交替,国内战争不断的情况下,没有农户去种甘薯,还是无济于事的。不过,根据史料的记载,在没有战争的年代里,如果遇到大的灾荒,凭借甘薯稳定的产量,最后活下去的人占到70%以上,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了。如今的番薯,已经成为人人都喜欢吃的粮食作物。

总结:不过,如今的中国已经没有粮食危机了。不算番薯、玉米等作物,光是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的产量,也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虽然如今已经有很少人知道陈振龙这个名字,是他将甘薯带回了中国,但是人们还是不能忘记他做做出的贡献。如果不是他,后来饿死的人可能要多很多。说了这么多,你还知道哪些粮食作物是从国外引进的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历史的变革和时代的进步,我将与你同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208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