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很富,富得流油。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如此描述宋朝:“历史进入了宋朝就好像从古代进到了现代”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富而弱,自然引来垂涎和贪婪者。自1235年到1279年,长达44年间,蒙古帝国一直对宋朝发动战争,最终元世祖忽必烈灭亡南宋,宋朝灭亡。假如你穿越到了宋朝,下面君主5选1,你会选择跟着谁混?
1、宋太祖赵匡胤
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永不消逝的英雄——赵匡胤。
赵匡胤这个人,可以说是中国皇帝中最喜欢的。他是个没啥文化的武夫,但见识却超过所有的文人。他从一名不文的流浪汉到当上皇帝,只用了10年时间,即位的时候不过33岁,实在是太神奇了。可以说古今中外没有爬得比他更快的人了。
赵匡胤非常仁慈,统一中国后对所有被他灭掉的君主,都养起来。而他的弟弟赵光义,则阴险毒辣,毒死了好多人。赵匡胤临死,还规定子孙后代都不许杀柴家人,也体现了他的仁慈之心。
2、宋太宗赵光义
我反倒挺佩服宋太宗的,虽然是武人,但在他的带领下,宋朝开创文人治国盛世,没有哪个朝代的知识分子能有如此礼遇了。其实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与现实对比一下即可,他就是个大男人主义者吧,好大喜功,也很感情的人。唯一遗憾的是未能恢复汉唐盛世格局,但他有努力过,这不能怪他的我认为,他那时代刚好碰上北方少数民族超强盛,而且不是一个,是几个。即使汉武帝,李世民在世也未必能扭转。
3、宋仁宗赵祯
施仁政。宋仁宗之前,没有一个帝王能以“仁”为谥号或冠以“仁”。是历史上较少有的受到百姓爱戴的皇帝。宋仁宗驾崩后,洛阳的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
试图改革旧弊,未能成功。仁宗在位期间,实施“庆历新政”,由范仲淹主持的那场社会改革,更为王安石变法起到了投石问路的先导作用。“庆历新政”有十大方面内容—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出发点是极好的,但反对势力庞大,难以推动,一年四个月后便宣布中止,错失了革新的良好机会。主要的积弊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冗兵严重,军队占用的赋税到了十分之七;第二,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巨大,到仁宗晚年,甚至发展的“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的局面。
未与邻国发生大规模战争。宋的邻国有西夏和辽。西夏与宋的军事冲突中,宋基本处于优势地位,逼迫西夏与宋和谈,西夏向宋称臣,史称,“庆历和议”。宋朝也采用和平协议的方式,与辽保持了和平关系。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曾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
4、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是个令人又爱又恨的皇帝,没有治国之才,却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他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生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宋哲宗的弟弟。于公元1100年登基称帝,次年将年号改为“建中靖国”。
但是宋徽宗除了迷恋美色外,还有一点不得不说,那就是赵佶自创的字体“瘦金体”,赵佶的“瘦金体”深受书法家的青睐,所谓爱屋及乌,用这种字体写的钱币也是收藏家的挚爱。而他的花鸟画也自成一派为“院体”,由于宋徽宗的书画保存较为完好,流传于世的佳作并不少,我们一睹其风采之时,心中不由感叹徽宗当真是古时少见的全才。
宋徽宗赵佶被后世评价:诸事皆能,但是独独不能做君王。靖康之变后,宋徽宗在囚禁期间受尽精神折磨,也因此写下了很多著名诗句。总得来说,可以看出,宋徽宗的才能在于艺术创作,并不在于治国。公元1135年,宋徽宗逝世。
5、宋高宗赵构
关于宋高宗的评价问题,历代倾向于定位为昏庸之主,只是北宋是在仓促之间被金人攻陷了都城汴梁,二帝“北狩”,当高宗南渡时,身边亲兵仅一千余人,然而通过各种方法,迅速调集人员防守住了淮河、长江,同时建立了南宋的根基。相比于明代,有明一代虽然一直经营南都(南京),整个南方的经营有过于北宋对南方的经营,南京六部七卿设置齐全,官僚机构完备,且四镇军事实力强大,而观于甲申以后,南明竟不能守,史可法虽然一代忠勇,令人欷歔,但是在调停部署上近乎昏聩,四镇顷刻土崩瓦解,到最后永历缅甸被俘,南明群臣尽为诛戮,酷烈之甚,与宋高宗相比,岂能谓高宗昏庸无能?
南宋政权虽然暂时安定了下来,但外有金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再次南下,内有各地溃兵败将组成的游寇集团和农民的反抗武装,极大中兴四将图地威胁着宋廷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高宗不得不抛开压制武将的祖宗家法,着意笼络重用武将。当时最有名的将领就是南渡后的“中兴四将”。其中,刘光世出身将门,其父官拜节度使,他本人早年曾随父**方腊起义;张俊和韩世忠都是行伍出身,靖康年间就追随赵构,在平定苗刘兵变中又都立有大功;而岳飞则是资历最浅的一位,但是在短短几年间,他的战功和威名就已超越其他诸将,绍兴四年八月,在收复襄汉六郡之后,宋廷授他为清远军节度使,地位与刘光世、张俊、韩世忠不相上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1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