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或情怀或沧桑】我想去查湾

【或情怀或沧桑】我想去查湾



  查湾,一个小村庄。那村边是有许多水的吧?那村里住着许多查姓人家吧?

  在三月,不,在更早一些的日子,我一直念叨着这个我不曾去过的小村子。其实我也知道有许多人和我一样,在这渐暖的日子想着这个小村子。一些人数着天数,向那个村庄聚拢,在26日赶到那里,去祭念一个人。


  我想我也应该去查湾的,更何况我也曾经喜欢过诗歌。皖西南,那个普通的有些贫寒的小村庄。我应该洗却我所有尘世的思绪,迈着纯洁的步子,走向那里,去凭吊一颗诗性的灵魂。


  诗人在他最后的诗篇中写到:在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你能回来么?

  这是春天了,你能回来么?

  不,我们不要十个。我们只要你自己的归来,唯一的你,唯一的海子。

  那列火车的速度并不快,可它无情地切割了那个黄昏。黄昏,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诗性的暗喻,但这正是昼与夜的切分线。那个时刻,那被硬生生“劈开”的生命,一半是飞翔,一半是流淌。飞翔的是灵魂;流淌的那血液。


  你疼么?

  那么活生生地被切割,你疼么?

  那列火车停下了,停在了不是站点的半途。山海关,离大海一步之远,诗人离他的春暖花开也就是那一步之远了。一步之远,却成永远的天涯。


  说是海子是带着四本书上路的。《圣经》,是洗濯心灵的。那一刻有鸽子轻轻飞过那个傍晚,我想,这应该是诗歌的意象,是从《圣经》里飞起的鸽子。而不远处,也应该有海欧飞起,它们都是那么白,白得那么干净,干净得像海子的手指,干净得像海子的心灵。

《瓦尔登湖》,宁静而简单,就应该是对他到死都一直“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老家查湾的一种无意识心理暗示。《孤筏远洋》则是对大海的一种向往,一种执着于远方的命运抗争。渴望着《瓦尔登湖》那简单的幸福,又向往着《孤筏远洋》那惊险的追寻之旅。许是这心灵的纠结,让他将自己狠狠地撕裂。《康拉德小说选》,那一定也是一本富有诗意和哲理的集子吧?我没有看过,便不好无端地去多臆想。可不需多看,就知道这四本书都是国外的,这正是“以梦为马”的诗人对辽阔的一种追求。


  海子说过,他的身体是《圣经》上下卷的组合。我没有见过这分卷的版本,海子见没见过我不知道,但是这个富于想像的诗人,那么决绝地将自己撕裂开来,用两卷本的方式展示自己,没有封面,也没有封底,就是那么赤裸裸的血肉。诗人的上卷是向上打开的,是飞翔和想像的姿势,那该是灵魂高远的展翅,向往天空,或者大海。他的下卷应该是翻扣的,是亲抚和叩拜的样子,那该是精神的回归和依恋,跪谢大地、母亲和父亲。

故乡是心,远方是头颅,这在海子的诗歌里反复闪烁的思想,最后他用断裂的身体再次诠释。死,依然是海子心灵矛盾的延伸,就像那两条三月的钢轨,冰冷地向前伸展,而永远没有融汇的点。


  “尸体是泥土的开始”。查湾,是诗人身心的皈依之地吗?

  三月安徽南部,该是天气很暖和了吧?不过听那边的朋友说,那里的油菜花还没有开。许多人走向那里,不管是不是以诗歌的名义,但都不是去看花的。我也想去查湾,不是劝慰那些伤痛,劝慰那位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的悲伤,那些所谓抚慰的语言多么的苍白无力。我只是想看看诗人生命的源头,看看诗人的出发之地。

那座坟墓一定很宁静,虽然会有许多的花和诗歌的祭词簇拥着,那墓依然会很宁静,宁静得如自我的海子。但我们不会在这里看到海子的灵魂的,尽管这里的土很厚实,厚实得如同粮食的情感。尽管这里的水有些浑浊,浑浊得如同乡音的味道,但“以梦为马”的诗人,怎么会困守于一泥一水?海子,这“最伟大的灵感”,一定正行走他的路上,在那想像的路上,沿途满是草原、麦子、爱情、天空或者马匹。


  我想去查湾,从第一步开始,重读那位诗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0041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