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女教师上网课拖堂20分钟被学生举报到底冤不冤?同行:半点都不冤

女教师上网课拖堂20分钟被学生举报到底冤不冤?同行:半点都不冤

女教师上网课拖堂20分钟被学生举报,这事到底冤不冤?作为同行,我的回答是:半点都不冤!

拖堂,重点在于“拖”,拖延、拖沓、拖拖拉拉、拖泥带水,字面意思就没什么好感。教师拖堂如果是极偶发的行为尚可理解,但拖堂的教师往往形成习惯,不由自主,十有九拖,这就绝不可原谅。

教师拖堂貌似是为了多讲一些知识,是为了学生好,是无私的付出。正因为此,这样的行为也往往会被一些校领导所默许和认可,认为精神可嘉值得表扬;甚至会被同事效仿,你拖我也拖,不拖白不拖,语文拖,数学拖,英语拖......于是,“拖”成了家常便饭,成了常规操作,成了理所当然;个别不拖的教师反而成了另类,颇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觉悟不高,工作不积极,作风不硬实,上不了领导的法眼,融不进集体的群中。

拖来拖去,究竟拖出啥了呢?首先,扰乱了正常的秩序,打乱了固有的节奏,你要拖堂,他就得延后,你拖三分钟,他就得延五分钟,这个班拖,那个班延,结果是闹哄哄,乱糟糟。其次,挤占了学生宝贵的休息、换挡、如厕等时间,教师讲得声嘶力竭、没完没了,为的是讲完最后一个知识点;学生听得是精疲力尽、急不可耐,盼的是早一秒下课,好解决问题。最终,效果呢?显然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费力不讨好,要知道,下课铃一响,除了极个别学霸还勉强支撑,不得不听,大多数学生早已是身在课堂心在操场,早早进入倒计时读秒阶段,那还有什么心思听你啰啰。所以,对于老师来说,效果不过是心理安慰,对于学生而言,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就事论事,河北这位女教师硬生生拖了20分钟,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即便你再投入,再有良心,再无私,这堂也拖得太离谱,根本就没有考虑学生和其他老师的感受,被举报自然无话可说。不过,这举报方式也太邪乎,竟然举报到河北问政平台,看来实在是把这个孩子气坏了。我觉得,这样的“小题大做”确实也有些过了,你可以把问题反映到学校或者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寻求合理解决,没必要把维权的动静弄得这么大,彼此都尴尬,最后问题还得回到属地管理,逐级解决。

这个事件虽然是个例,但也给我们当老师的提了个醒,凡事皆有个度,过犹不及。不必把自己搞得太狼狈,安安稳稳、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上好每一节课,不负学生,不昧良心,不拖堂,就是最好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9200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