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媒体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慢慢长大以后,你最讨厌孩子的什么行为?”
超过75%的父母选择了“顶嘴”。
你叫他往东,他偏往西;你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他一大堆理由等着你;
但是在事情背后,你有没有考虑过,孩子为什么会顶嘴?
孩子顶嘴,首先是父母做的不合格。
就知道玩,你有那空写会作业不行?
你看看对门那孩子,回回考试都是前三,你再看看你。
我这是为你好,你别自己没数......
很多事情,自己都做不到,但就是要求孩子做;永远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永远命令式的口吻对孩子说话;常常以“我这是为你好”为说辞,强迫孩子做事情,典型的爱心绑架。
如果这些话别人对你说你是什么感受?
换句话说,孩子顶嘴,有些时候真心不是刻意惹父母生气。他们就是想通过顶嘴,重塑亲子关系的边界,伸张自己的个人权利。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诉求。
“我”为什么要和父母顶嘴?
顶嘴是讨厌被命令
我只是想看完这集动画片就去写作业,妈妈却直接把电视给关了,让我立刻就去写作业,而且总是用命令的口气和我说话,高高在上的感觉让我很不舒服
顶嘴是表达自己的想法
爸妈总是觉得他们无所不知,绝对正确,从来不管我是什么想法,可是我已经长大了,如果和父母观点不一致,我不说出来我难受,我觉得我就应该说出我的观点
顶嘴是学习大人的样子
平时不让我玩手机,可是他们一玩就是一天;让我早睡,可是他们一出去打麻将就是一晚上,留我一个人在家。
明明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我来做,我就是不服。
顶嘴是成长的诉求
我不喜欢我私人的东西被爸妈查看,比如信件、聊天记录,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隐私,那些父母觉得无关轻重的小事,在我看来就是不尊重我,边界感被刺破,自然就会生气,生气就会和你顶嘴。
那我们就应该不加控制的让孩子发挥“权利”吗?当然不是的,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李玫瑾教授曾经列举了三个关于孩子顶嘴的例子,只需3句话,就能让孩子不再顶嘴。
“爸爸知道你很生气,但这样说话是不对的,你先安静一会,待会咱们再说。”
爸爸希望你生气的时候说,“爸爸我不开心了,我不高兴了,而不是说,你是个坏爸爸,我讨厌你。”
当我们外出,而孩子却赖着不走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宝贝,再过三分钟我们就出发了,你准备一下。你是想穿红色的鞋子,还是蓝色的鞋子。”
提醒孩子改变说话方式父母直截了当地对孩子说“不许顶嘴”,还不如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能换一种口气说吗?”或者说“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你可以慢慢用你的道理说服我”。
如果孩子正在气头上,父母也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好吗?
在孩子顶撞你时,你应该问问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小家伙想怎样?”当你明白了孩子的意图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突然之间这孩子变得那么粗鲁。
这套《这样定规矩,孩子才愿意听》,通过代替惩罚的7个技巧,带你走出亲子沟通中的“越管越叛逆”的怪圈,可以说是一部融合了爱与沟通技巧的家教枕边书。
两本书分别讲述的是代替惩罚的7个技巧以及和孩子沟通的64个方法,引用了很多具体案例,操作的方法十分的生动具体,提醒你在孩子面前,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你越冷静,孩子就越服帖、越乐意遵守规矩。
我相信一定能给父母们带来许多的启发和灵感,通过变通和思考,一定会收获属于我们自己的锦囊妙计。只要掌握跟孩子定规矩的法则,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孩子就完全照着你说的去做!
这套书仅需46元,不及妈妈一盒面膜,但却可以教你换种方式,面对孩子的不解与对抗。
想要购买的家长朋友们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88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