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它的后续危害是不能小瞧的,很多人就是因为这种病,到最终不得不截肢,主要还是因为在早期的时候没有注意,没有及时治疗,到最后导致疾病变的更加严重。所以患了糖尿病后,对自己的脚要倍加保护,以免产生糖尿病足!
预防糖尿病足的10件小事:
1.严格控制原发病:一定要把血压、血糖、血脂等一系列代谢异常的指标控制好。
2.戒烟:吸烟对神经血管破坏非常大,临床观察发现,抽烟历史长、抽烟量多的人,一旦出现足破溃,愈合非常困难。
3.选择合适的鞋:糖尿病病人由于神经病变的关系,对鞋的大小已经没有感觉了,这个时候我们要选择“宁大勿小”的鞋,同时可以定做特殊的鞋,根据自己脚的情况,根据压力的改变,来定做一双属于您自己的鞋。
4.选合适的袜子:袜子应该是柔软的,没有接头的,同时不能太紧。
5.洗脚注意水温:洗脚水的温度不能高于35℃。糖尿病病人由于神经病变的关系,感觉异常、减弱或者消失,往往喜欢用45℃以上的水洗脚,这样很容易烫伤,后果严重的会导致截肢。所以洗脚的时候,一定要正常人帮他检查水温,也可以使用温度计测量。
6.正确保暖:糖尿病病人常常感觉脚冷得特别厉害,尤其是冬天,老年人喜欢用电热毯、热水袋等取暖,这样很容易把脚烫伤,而自己一点也感觉不到。建议病人在睡觉之前用物理性的东西把被窝弄热,但是睡觉以后一定要关掉。因为事实并不是外面的温度低,而是自己的感觉差,即便烫伤了也不会感觉到温暖。
7.保护足部皮肤:由于糖尿病局部神经的病变,糖尿病人尤其是老年人的皮肤往往比较粗糙,呈砂纸状,甚至有自发性的龟裂,这是常见的感染途径。我们建议病人在洗完脚以后,用一些合适的的乳液,进行皮肤的保护。
8.修剪趾甲要适度:不要剪的太狠,稍微长一点没关系。对足部的鸡眼、足癣、胼胝等不要自己处理,最好找有经验的医生来处理。如有发现足部有瘀血、肿胀、发红、擦伤等情形时,应立刻请医生诊治,一定不要用刺激性消毒药水如酒精、碘酒等擦洗伤口。
9.千万不要自行处理皮肤大泡:由于足部皮肤的微循环障碍,皮肤经常出现一些自发性的损坏,叫糖尿病的皮肤大泡。临床上常见因为大泡破溃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导致最终截肢的情况发生。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尽可能不要弄破,在好的医疗条件下,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压迫,使大泡自行吸收干燥;如果大泡里面的水比较多,可以用注射器把里面的水抽出来,这样也能促进它吸收。
10.每半年做一次下肢血管的检查:让医生看一看动脉搏动的情况,皮肤温度的情况,以及脚的情况。下肢血管的检查是无创性的,不会带来任何不适的检查,它可以反映从足动脉开始往上的血管情况,包括血管的阻塞情况,以及血流量的大小等。
有周围血管相关问题的朋友,可以加关注或者在评论里留言,我会为大家解答问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4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