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湖南乘公交致13人感染:前后门上下车仍中招,最远距病例4.5米,病毒可能存活达5天

湖南乘公交致13人感染:前后门上下车仍中招,最远距病例4.5米,病毒可能存活达5天


随着复工复产陆续推进,公共交通疫情防控也愈发重要。最新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在密闭空调车厢内传播距离最远达4.5m,病毒至少在30分钟内可漂浮在空气中并导致感染发病。

1人乘公交,致同车10人感染

据澎湃新闻报道,3月5日,一份名为《一起在公共交通工具内气溶胶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报告发布,该研究介绍了一起发生在湖南省某地、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引发的聚集性疫情。

1月29日,乙地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例A)。此前,在1月22日12点,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甲地大巴,14点到达乙地,导致同车7人发病(病例B-病例H),此外还有一名无症状感染者(病例I)。

1月22日15:40,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班车,车程约1小时,导致同车2人发病(病例K和病例L)。

防控不到位,被感染者均未戴口罩

患者乘坐的大巴没消毒,结果又有乘客中招。病例A曾乘坐的大巴抵达乙地后,停留了30分钟,未做消毒处理又载客返回甲地。1名乘客(病例J)搭乘过该车后,而且与病例A坐过的座位临近,1月24日发病。据调查,病例J无其他特殊旅居史和接触史。

这起疫情还引发了三代续发病例:和病例A同车的病例B、病例K之后分别有1名亲属发病,即病例M和病例N。

这起导致13人感染的聚集性疫情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研究显示,1月22日中午,病例A乘坐49座全封闭空调客运大巴,车窗均未开。除司机外共有48个客座,车辆出站时搭乘46人,在路旁接客2人。病例A与车上最近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E)之间距离不足0.5m,与最远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G)之间距离约为4.5m。据调查,病例G和病例A分别从大巴车的前后门上下车,途中也没有近距离接触行为。调取当时车上的视频发现,车上大部分人都未戴口罩,车上被感染的病例均未戴口罩

1月22日15:40,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班车,车窗均未开。除司机外共有17个客座。车程约1小时,导致同车2人发病(病例K和病例L)。车上共12人,仅1人佩戴了口罩,车上被感染的2人均未戴口罩。病例A与最远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K),距离约为4.5米。

新冠病毒在密闭环境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研究指出,该起聚集性疫情共发现密切接触者243人,其中10名确诊病例和1名无症状感染者。二代病例B的密切接触者M、二代病例K的密切接触者N之后也发病。并且,10例二代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除与确诊病例A共同暴露于大巴车外,调查发现均无其他明确的流行病学(暴露)史。2例三代病例除分别与本案例中的1名确诊病例有明确接触史外,调查未发现其他流行病学(暴露)史。

研究认为,本次聚集性疫情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有两点重要提示:一是在密闭的空调车厢内,病毒传播距离有可能超越目前认为的飞沫传播距离(通常为1m)。本次调查中,病例A乘坐的是一台全封闭空调大巴,与最远的1例被感染者(病例G)之间距离约为4.5m。

二是病毒在车厢内有效存活的时长不低于30分钟,且病毒存量能够达到足以致人发病的水平。如病例A搭乘的大巴在乙地停留30分钟后,一乘客(病例J)搭乘该车返回甲地,在此过程中感染发病。

对于病毒存活时间,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曾介绍,研究发现,病毒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如果温度、湿度合适,有可能存活数天,甚至可能存活达到5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1661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