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期的野蛮生长,共享单车行业迎来洗牌。风靡一时的摩拜单车、ofo两大巨头均成为共享单车行业的先烈。ofo因资金链断裂还在为退不完的押金发愁。摩拜虽然被美团收购,但也迎来大裁员收缩业务线。
两大巨头的前车之鉴让共享单车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但就在共享单车行业剩下一地鸡毛之时,却有一新巨头强势崛起,用4年的时间拿下3亿用户,这一新巨头正是哈啰出行。
据公开资料显示,哈罗单车在2016年11月才投放市场,但早在2018年,哈罗单车创始人表示,哈啰出行已经成为共享单车市场第一,日订单量超过2000万,累计用户数量突破2亿人。截至今年1月,哈罗单车累计注册用户超过3亿人。
2月28日,根据哈啰出行发布的北京市骑行数据显示,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共享单车的需求量暴涨。自2月10日企业复工以来,北京市共享单车的需求量持续上涨,在2月26日迎来峰值,单日骑行数量比2月9日上涨156%,2月27日上涨137%。
至于哈罗单车订单上涨的原因:一方面,与目前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虽然疫情仍没结束,但全国各地的复工已经逐渐展开。与公交车、地铁等拥挤的交通方式相比,一人一车的共享单车无疑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
与其他品牌的共享单车相比,哈罗单车在这个特殊时期更具优势。根据哈啰出行北京市负责人王东旭表示,为了保证用户的安全出行,哈罗单车在对车辆出库、调运的过程中,都会进行全方位的消毒。与此同时,路面停放的哈罗单车也会不定期进行消毒。
另一方面,哈罗出行对产品的不断钻研也是哈罗单车订单暴涨的原因之一。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哈啰出行的专利申请量达到475项,其中发明专利达到170项,实用性专利达到130+。不仅如此,哈啰智慧运营系统哈啰大脑,也是哈罗单车的优势所在。
据了解,疫情暴发后,哈罗出行第一时间宣布为一线抗疫人员开放免费骑行服务。从1月29日至今,哈啰已向全国范围内532家单位,提供免费骑行卡27.5万份,总价值2227.7万元。在这个特殊时期,哈啰出行的举动令人动容。
综上所述,哈啰出行能成为共享单车行业的巨头,绝不是偶然。除疫情的影响外,与哈啰本身对产品的钻研也密不可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6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