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三种思维,让你超越原生家庭

三种思维,让你超越原生家庭

作家林清玄说过 :“一个人年轻时的愿望往往决定他的人生。你出生在怎样的家庭,拥有怎样的物质条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有没有强大的愿望和为实现它而努力的决心,来支撑你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是的,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不能选择出生,甚至不能选择性别,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么,怎样才能超越原生家庭的局限,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呢?其实,只需要具备以下这三种思维,并身体力行。

01

破局思维

破局思维的概念最早来源于斯坦福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的著作《终身成长》。

她认为,成功最重要的是思维模式,你怎么思考一件事,决定你的人生轨迹。破局,就是打破现有认知系统,以便进入更大的认知系统。

拥有破局思维的人,才能打破现有的局,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抵达更高层次的人生。

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喜欢亲自带队外出视察。

有一次,刘邦正好在秦国都城咸阳服徭役,看见大批的侍卫前呼后拥保护着皇帝的车队浩浩荡荡经过,车上的皇帝衣饰庄严,威风凛凛,不由慨叹:“嗟乎,大丈夫生当如此矣!”

嗯,真正的英雄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刘邦发出了改变命运的一声呐喊,然后,这个出身卑微,还有点游手好闲的人,回到家便开始努力学习,并通过考试当上了秦国的泗水亭长,他断绝与之前那些游手好闲朋友的来往,专门结交优秀的人……

后来,经过不懈努力,他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刘邦,一个穷人家的儿子,与高高在上的皇帝,是天壤之别,他却一下子跳出了自己的立足点,站在了更高的角度,选择了自己的人生,这种破局思维,是他成功的第一步。

可能有人会说,发感慨谁不会啊,可是,感慨和感慨真的不一样,暴露得是一个人的格局。

还记得那两个乞丐的故事吗?说两个乞丐正在路上用粪叉拾粪,其中一个突然感慨说,等我有了钱,用金粪叉拾粪……

他没想过,等自己有了钱,就不用再拾粪了,而是始终陷于自己的处境里,无法破局。



其实,这样的思维模式,在今天还是大有人在:


扶贫时,政府给穷人发放补贴,结果很多人购买的都是柴米油盐之类,而极少把钱用于投资一门生意,或者学习;

有的甚至把政府送给他们脱贫致富的羊羔、猪仔给吃了……

习惯了坐井观天,习惯了温水煮蛙的舒适,从来没想过要打破这种局面,跳出来看看天地,或者跳出来的过程太艰难,就选择了放弃。

一边安慰自己,人的命,天注定……然后陷入一种“死循环”的局,把自己死死地困住 。

而破局,要么改变“死循环”中的关键组成元素,形成良性循环。像刘邦那样,痛改前非,改掉混日子的恶习,努力学习,考上亭长,一步步走向辉煌。

要么毁掉这个局,破而后立。就像那些贫困户,先摆脱思想的贫困,再想法设法脱贫致富,跳出世代贫困的怪圈,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02

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的提出者,也是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她通过实验得出,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不是天赋,不是环境,而是一种叫成长型思维的的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万事万物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改变,从而造就非凡人生。

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不惧怕挑战和失败,坚信只要自己肯努力付出,不断成长,成功终究会到来。

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原生家庭状况令人唏嘘。

母亲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不舍得花几块钱给她卖学习资料,却为了大哥出国,把她住的房间给卖了;最后,为了省钱,竟然要求学习特别好的她,放弃名校,去读师范。

苏明玉的父亲惧内,不敢替女儿出头。一气之下,她离家出走。

这样糟糕的原生家庭氛围,并没有击垮她,她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大学毕业后,更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老板器重、能力超群的职场精英。

后来,她还先后帮助大哥、二哥甚至弟媳妇度过一次次难关,在和家人的磨合中,日趋成熟,原谅了父母,也让自己的内伤得以疗愈。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原生家庭的种种不如意,破茧成蝶。

近期,《奇葩说》第六季开播,“宝藏女孩”詹青云再次刷屏。她海量的知识储备,让每次辩论发言都旁征博引,温柔而有力量。这个90后女孩,除了一大串令人羡慕的履历,最耀眼的就是哈佛女博士的光环。

其实,詹青云小时候学习并不好,有位老师曾经当着全班同学说她是”笨猪”;还有个老师当着她的面对她妈妈说“这孩子将来连高中也考不上的,趁早送去技校吧。”

但是,詹青云和她妈妈都没有气馁,她觉得,虽然自己没有别的同学聪明,但是,只要自己肯努力,就一定不比别人差。

于是,她奋起直追,每次进步一点点,慢慢的,高二的时候,她 终于考了班级第一名。

这种不畏困难,坚信努力就有收获的的成长型思维,让她从一个相貌平平、家境朋友的女孩成为光彩熠熠的人生赢家。

凭借这种积极上进、直面困难和挑战的态度,她成功地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阶层的跃迁。

作家马里奥·普左说过:伟大的人不是生来就伟大,而是成长的过程中显示其伟大。


03

复利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那么什么是复利思维呢?

很多人都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荷花池中,第一天开放的荷花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预计30天能全部绽放,那么,第几天的时候,荷花开满一半?答案是第29天。

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所谓复利思维,其本质就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反过来加强A,不断循环。

我有一位大学同学,毕业后在银行工作,前几天同学聚会的时候,说起来,自己已经在北京买了第三套房。他家境普通,父母和弟弟都在农村,没人帮他。

看我们惊讶,她告诉我们,其实自己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从工作开始,每月固定要拿出工资的二分之一投资,雷打不动。股票、基金和近几年的理财产品都有配置。然后攒够了首付,就买一套房……

有一位同学打断他,说自己也是这样,但是,金融风暴和理财陷阱害得自己恨不能破产。

北京那位同学一笑,告诉大家,他有一个原则,无论哪类产品,自己都限定一个收益回报率,比如股票,一旦赚了5%,就撤出来,不贪心。二十年如一日,慢慢的,资产是滚雪球的增长。

其实,他的方式很简单,但是,大部分人做不到,就是因为没有耐心,很多人渴望一夜暴富,从而做出疯狂的举动,追求暴利,结果被骗,不但没有暴富,还导致债台高筑,压跨了一个又一个普通人

拥有复利思维的人,成为人生赢家,靠的是时间,急功近利是大忌。

如果一个人每天坚持看半个小时书,也许一天两天,你和别人的差别无法显现出来,但十年二十年之后,复利思维效应就出来了。


比如外卖小哥雷海为,坚持利用送外卖的碎片时间背诵古诗词,最终在“诗词大会”惊艳亮相,打败了北大硕士,夺得诗词大会第三季冠军。

如果一个人每天坚持跑步半小时,也许一天两天,你的身体并没有变得多么强壮,但是,五年、十年、二十年过去,坚持带给他的复利,可能是方方面面的。

比如村上春树,他从33岁开始坚持跑步的他,迄今已跑了30多年,从一个腰间布满赘肉、每天吸60支烟的中年男人,跑成了一个浑身肌肉的健壮大叔,跑成了一个专业马拉松运动员,也因为健康的体魄,成了一个每天写4000字的高产作家。

同样,如果一个女人,坚持保养和保持身材,也许一天两天,看不输什么,但是几十年后,复利效应更是一目了然:

前一阵子,董明珠和同学聚会的照片,在朋友圈刷屏,她和一群白发苍苍的同学坐在一起,简直就是两代人!

这就是复利思维的力量。所以,请坚持做正确的事,无论是财富、知识还是健康的积累,掌握了复利思维,多年以后,时间就会为你带来奇迹。

04

不要再抱怨原生家庭,不要再担心阶层固化,从古至今,总有一些人,不相信命运,相信努力和坚持,最终,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实现了人生的跨越。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句经典台词:“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掌握并用好这三种思维,你就是“那只关不住的鸟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3260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