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阳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公募基金在2019年普遍获得超额收益后,2020年开年持续吸金,多次出现提前结募,甚至一日售罄的情况,目前这一现象仍在持续。2月18日,备受市场关注的睿远基金旗下第二只公募基金正式开售,首日实际募集金额超1200亿元,创历史新高。而在销售火爆的行情下,截至目前,年内新发基金成立规模已近200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超130%。
配售比5%的历史级产品
2月18日,睿远基金旗下第二只公募基金——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开启发行。作为认购资金主要来源之一,招商银行在2月18日上午11点左右的募集金额就突破200亿元,到当日结束,认购金额超过了1200亿,超过2007年10月中旬A股6124点时,上投摩根QDII基金的1162亿元认购量的基金历史性纪录。此外,公告数据显示,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的封闭期为三年,基金托管人为招商银行,募集上限为60亿元,这也意味着产品配售比例仅为5%。
“陈光明旗下第二只公募产品”“基金经理赵枫自购3000万元”等关键词,让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自带爆款基因,备受市场关注。作为拥有20余年投资从业经验,国内价值投资的领军者,陈光明曾在东方资管管理过东方红4号、5号、6号、9号以及东方红领先趋势、东方红稳健成长等产品,业绩优异且持续性强,任职9年以来超额收益率433%,几乎历年均超越沪深300;回撤远低于大盘,风险控制能力强,极端环境下更抗跌。这使得陈光明转战睿远基金后,众多资金尾随后来。去年3月,陈光明的第一只公募基金——睿远成长价值发行,同样是秒光,认购申请超710亿元,配售比例约7.04%,这一次5%的配售比例继续创新低。
“秒光”基金常态化
除了睿远基金之外,本周还有多只重磅产品发行。2月17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告称,交银施罗德瑞思三年封闭运作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于2月17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3月17日。截至2月17日,基金募集的基金份额总额和认购户数均已达到其基金合同生效的备案条件。交银施罗德基金决定提前结束基金的募集,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月17日。资料显示,该交银施罗德瑞思三年封闭基金募集规模上限为50亿元人民币(不包括募集期利息),采用末日比例配售。
接下来还有易方达研究精选股票型基金(由易方达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冯波掌舵,2月19日发行)、安信价值回报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由绩优基金经理陈一峰和张明共同管理,2月20日发行)、安信价值成长混合型基金(安信基金副总经理陈振宇亲自管理,2月21日发行)等实力公募产品密集发行。(见表一)
而在上周(2月10日-14日),市场则出现了招商科技创新混合、永赢科技驱动混合、建信科技创新混合三只“日光基”。鼠年开盘第一周(2月3日-7日),则有东方红恒阳五年定开混合发行首日迎来90亿元认购(限额20亿元),成为鼠年首只“日光基”。若包括春节前发行的广发科技先锋、泓德丰润三年持有期混合等基金在内,2020年以来发行首日就被买爆的“日光基”已超过了10只,累计募集的资金则超过了300亿元。
政策松绑,业绩优异,资金跑步入场
从开年至今的发行情况看,截至2月18日,年内新发基金总规模高达1979.31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848.33亿元同比增长133.32%。就不同类型基金的募集情况来看,包括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在内的权益类产品累计募集规模就达到1362.29亿元,占比68.83%。
2019年上证综指全年上涨22.3%,但同期,公募权益类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35%,5只产品收益翻番,深刻的教育了股民:“炒股不如买基金”的新认知。同时,A股在近期经历了较为明显的上涨,也促使资金加速入场。
此外,资本市场政策的持续松绑、居民存款上升叠加房地产等大类消费受抑制,导致最近风险偏好和入市资金急剧上升。
其中从政策层面看,再融资新规落地和MLF“降息”仅仅是近期政策放开的缩影。从2019年科创板注册制开始,到创业板重组新规和注册制改革,再到再融资新规,政策层面对资本市场的松绑是全方位的。这是中美贸易战阴影下,依托资本市场对中国科技企业进行支持,并推进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此外,叠加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市场预计将有更大的宽松和刺激政策出台,这使得估值本就不高的A股市场备受青睐,资金跑步入场。
数据来源:wind
《股市动态分析》周刊2020年征订火爆开启!
欢迎点击下方图片订阅!
(编辑:小股)
版权声明:股市动态分析除发布原创财经文章以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联系方式:0755-82075959;微信原文留言等(微信号:gsdtfxv)。
关注《股市动态分析》,获取更多投资信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11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