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慢性肾病患者如何把关好病情?这3件事,日常要坚持下去

慢性肾病患者如何把关好病情?这3件事,日常要坚持下去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肾脏异常对身体有很大影响。因此,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特别注意治疗和护理。同时,患者还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当所有指标恢复症状缓解后,应继续用药巩固,以免引起病情下降。

假如患者想保持肾功能稳定,肾病患者日常护理应遵循这3件事,要坚持下去!

1.急性因素的预防

为了防止肾功能失控,加速肾功能衰竭的发展,应做好预防工作,主要是预防急性因素的发生,如药物损伤和反复感染。反复感染主要与相对较低的免疫系统有关,如呼吸道、泌尿道和口腔感染。为了预防感染,应提前注射疫苗,避免日常生活中的传染源,给身体补充合理的营养,并通过适当的锻炼增强抵抗力。

此外,还必须预防急性并发症,尤其是贫血、高血压和高钾血症。当血压升高时,势必会破坏血液的内部环境,加速发展为肾纤维化和硬化,并在贫血发生时使身体越来越虚弱。患者应该定期去医院检查他们的血压、血钾和血红蛋白。

2、做好相关检查

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理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①尿常规最好取晨尿中段,也有医生喜欢先让患者将晨尿排尽,取第二次尿的中段,都是可以的,都是为了减少人为的尿液污染,取得更能反映人体情况的尿液。

尿常规需要重点查看这么几个项目:蛋白质、红细胞、潜血(隐血)、葡萄糖、酮体。

②常规血液检查主要观察蛋白尿的数量和蛋白尿与肌酐的比率。它可以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并通过患者的滤过功能观察肾功能衰竭的进展。血常规检查,我们可以看到体内毒素的水平,此外,还可以反映肾脏是否能获得氧气和血液供应,并判断心脏细胞硬化和纤维化的情况。

③24小时尿蛋白定量,假如查出尿蛋白阳性,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再做一个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阳性只能反映尿中蛋白质的存在,但并不能反映出具体漏了多少蛋白质,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则可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情况应该在0.15g/24h,超过1g/24h就比较危险了,如果大于3.5g/24h,就被称为大量尿蛋白,是肾病综合征的判断依据之一。

3、生活调节

①调整饮食助营养,慢性肾病病人一般都伴有营养不良,因而在饮食上应调整好,以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菜等食物为宜,并避免吃“发物”的食物,如狗肉、虾、螃蟹等,同时应忌烟禁酒。

②不要轻视防感冒,感冒属全身性疾病,能使免疫功能下降,常继发感染。据报道,因感冒而使近40%的慢性肾炎症状加重,而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第一位的原发性疾病。故在日常生活中应十分重视预防感冒。

③劳逸结合重休息,研究表明,人劳累后,体内代谢产物增多,增加肾脏工作量,对肾病患者是不利的,可使病情加重。故劳逸结合,避免过劳,适当休息有利肾脏功能康复。

此外,我们应该及时改掉坏习惯,避免经常熬夜,学会放松,避免过多的心理负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7568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