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交易,就没有捕杀,没有捕杀,就不会有病毒传染。
面对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我们显得有些无助,几乎倾国倾城,去打一场防疫站。
2020年的春节,我们几乎没法享受佳节带来的欢乐,而换来的却是恐慌与悲痛。恐慌的是疫情什么时候出现转折,不再殃及更多的百姓,悲痛的是肺炎病毒每天夺走了这么多鲜活的生命。
新型冠状病毒,最早发于武汉,而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有可能就是病毒及疫情的源头,里面常年贩卖大量野生动物。
根据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发布消息称,发现穿山甲为新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但一般而言,中间宿主可能具有多个。
2002年,其实离我们还不算久远,由于广东地区吃了果子狸,出现”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传染,此次病毒也肆虐我国,席卷全球,造成全球930人身亡,我国也因SARS病毒导致5327人患病,349人死亡。其病毒的来源正是菊头蝠,而食用了菊头蝠的果子狸成为了中间宿主,将SARS传染给了食用它的人类。
2014年,非洲埃博拉病毒,发于几内亚境内,随后波及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塞内加尔、尼日利亚、西班牙、美国、马里七国,最终有8000多人因为感染埃博拉病毒不治身亡。
对于埃博拉病毒的来源,科学家做过大量的研究,但一直没有找到病毒滋生的源头,医学专家们猜测病毒可能来源于某些种类的蝙蝠,最大可能性为果蝠,许多野生哺乳动物如黑猩猩、穿山甲、豪猪身上都有可能携带这种病毒。
近十年来,我国出台相关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也加大对捕杀及贩卖野生动物的打击力度,但在利益的诱惑之下,仍有许多不法分子铤而走险,有的甚至明目张胆进行定点交易。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4556种陆栖哺乳动物当中,有1/4正在走向灭绝。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提高,甚至过上了丰衣富足的生活,但有些人的贪婪以及利益熏心,开始把野生动物当成盘中餐,有的甚至把吃野生动物当作炫富的资本。
英国作家彼得辛格在《解放动物》一书中指出,人类为了自己而猎杀野生动物,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私行为,人类与动物本身共处一个生命场,一个生态圈,大家息息相关,而人类却剥夺了动物的天然福利,而且把动物置于苦难的窘境,这是反自然的。当人类在这样一个本应丰富的生态链中陷入孤独时,生命的程序将会日趋消亡。
人类能够在地球上延续几千年,生生不息,离不开物种的多样性。每一个物种的存在必有其合理之处,这是一个生态链,并且每一个链之间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自然万物的进化本来比人类早,而且多姿多彩,我们应该对其保有敬畏之心,而非杀戮。
人类作为这个生态圈的最高级动物,享有其自然属性及社会属性,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适应于人类跟其以外的动物。
存在即合里,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也许是生命的载体,我们不应该去打破这种自然规则。
人类对野生动物的过度猎杀,必然遭到报应,此次病毒传染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警钟,一些人为了口腹之欲而破坏这种平衡,也该醒醒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73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