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末的瘟疫
明朝末期,干旱、瘟疫与战争同时摧残着当时的百姓,百姓们苦不堪言。当时的大明朝,北方连年干旱,粮食产量锐减,百姓吃不饱肚子,到处找老鼠吃,刨鼠洞里的粮食吃,可想而知,这时人体就会感染上鼠疫病菌。遇上饥荒,人们就会四处逃散,而已经染上鼠疫病菌的人们逃散到各个地方,就会感染更多的人。1644年,一年中北京出现了三个皇帝,北京人有至少30%人口被鼠疫夺去生命。
大明朝在饥荒与瘟疫的肆虐下已经十室九空,赤地千里,病体缠身,如果没有战事,或许还可以集中精力去应付灾荒。但当时的大环境下,满洲八旗虎视眈眈,朝廷却无力应对的情况下通过对社会摊派税赋来建造城墙防御,这又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民变,形成恶性循环。风雨飘摇的大明朝在饥荒、瘟疫与战争的摧残倒下了。
崇祯在位17年,瘟疫饥荒横行15年,明朝人口死了近一半。曹树基认为,崇祯年间,山西、直隶、河南三省疫死人口,要占到这三个省总人口的40%。
四、西班牙大流感—结束一战的上帝之手
1918年3月,“西班牙大流感”首先爆发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并在一年之内席卷全球,患病人数超过5亿,死亡人数超过4000万,这个数字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4倍。 “西班牙大流感”,就是20世纪人类的噩梦。
最线被确诊的是美国芬斯顿军营的一位士兵,起初他感到发烧和头痛,就去部队的医院看病,医生认为他患了普通的感冒。然而,接下来的情况出人意料:到了中午,100多名士兵都出现了相似的症状。随后欧洲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这场瘟疫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传播如此之远?这到现在都是个未解之谜。
由于正直战时各国为了稳定军心,都对流感含糊其辞,而西班牙十分诚实的爆出本国爆发了大流感,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大流感。据后来的估计,这场瘟疫的死亡人数可能超过了4000 万 人——仅印度就有超过2000 万人死亡。西班牙型流感在18个月内便完全消失,而其病株从来都没有被真正的辨认过。
讽刺且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几乎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同时,这次大流感也偃旗息鼓了。一切就好像是人类被上了一课,目的是让人类知道,谁才是真正掌握生杀大权的存在。
五、霍乱横行的19世纪
现在的医学告诉我们,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在19世纪的时候,由于人们对霍乱没有正确的认识,一直认为是又人投毒,所以有很多外地人去水池饮水常被当地人当成投毒犯。
霍乱又7次世界性大流行的记录,第一次发生在1817年,剩下的6次均发生在19世纪,故被称为“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19世纪世界病”。霍乱导致的死亡人数无法估量,印度在100年间就至少死亡4000万人,欧洲则仅在1831年里就死亡90万人。而中国人习惯喝烧开的水,所以霍乱没有在中国大规模流行。
英国医生约翰·斯诺在1832年追查到了伦敦霍乱爆发的根源——一台已经被污水污染的水泵,由此证实了水源为霍乱途径之一。自此,欧洲人才对霍乱有了正确的认识,喝烧开的水才在欧洲流行起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44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