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红军到达陕北后形势困难,毛主席这个决策,大大改善了局面

红军到达陕北后形势困难,毛主席这个决策,大大改善了局面

在很多人印象中,阎锡山的晋绥军是“豆腐军”、“软柿子”,比较好打,着实有失偏颇。阎锡山把持山西几十年,几乎将这个“华北屋脊”、“表里山河”经营成了“独立王国”。在军备建设方面,阎老西向来不惜血本。太原兵工厂从驳壳枪到山野炮均能仿制,产量还挺可观。

因此,晋绥军不仅拥有全国数一数二规模的预备炮兵部队,而且步兵装备精良,弹药供应充足。虽说晋绥军不擅进攻,但在防守方面却有心得。尤其是对刚结束长征,人员和装备均受极大削弱的红1方面军来说,拥兵8万、对外号称10万的晋绥军是个不容轻视的对手。

红1方面军到达陕北以后,对下一步向何处发展,曾有过不同意见。有人曾提出全军离开地瘠民贫的陕北,转移到条件好得多的陕南,会合红25军留在当地的陈先瑞部。有人提出“二次长征”,经河南、安徽、湖北回江西。最终,毛主席力排众议,力主东征山西。理由是越靠近华北中日对峙前沿,红军政治上越主动。通过东征在群众中宣传“停止内战,全民抗日”,可为不久以后必将发生的中日全面冲突做好群众动员准备。此外,山西远比陕西富庶,通过东征亦可解决陕北经济及扩军这两个老大难问题。

最终,毛主席成功地说服了大家。红1方面军开始渡河东征的各项准备工作。嗅出一丝“不祥”气息的阎锡山,察觉红军居然要动他的根本,便立即调4个旅沿黄河布防,并加修了高碉、暗堡1000余个,并放言:“钢铁三晋,人过要留钱,鸟过要脱毛。”

1936年2月20日,红1方面军开始东征,过河部队有红1军团、红15军团,红28军、红30军,总计1.3万人。

过河不久,红15军团在蓬门战斗中取得大捷,红1军团在关上战斗中硬碰硬消灭了晋绥军中号称“满天飞”的1个精锐团。关于这次胜利,时任红1师副师长的杨得志回忆:“红1团和红13团打了好长时间也没拿不下来,看来敌人是相当顽强的。我心里有些着急,即和陈赓想办法”,经过调整部署,红1师傍晚开始继续攻击,经过大半夜战斗,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晋绥军精锐团被红1军团全歼,对阎锡山震动很大。他生怕自己的核心地盘不保,一面豁出血本,从晋绥各处收拢部队,全力向红1方面军反扑。另一方面,急红眼了的他也顾不上“引狼入室”了,急吼吼向蒋介石发电报、表忠心,恳请中央军火速援晋。

3月10日7时,红1方面军主力在吕梁山南端的兑九峪地区遇到了晋绥军主力。这里地势险要,易守不易攻,注定了这是场恶战。

担任正面进攻的红1师和右翼红15军团主力迅速击溃晋绥军第一线部队,但是晋绥军占据有利地形,依托工事、山崖、窑洞顽抗。晋绥军炮兵发挥炮多、弹药充足的优势,向红军阵地猛烈轰击。红军一部突击到敌第2纵队指挥部驻地,与晋绥军展开白刃格斗,晋绥军第2纵队司令杨效欧率卫队拼死抵抗,红军后援不济,被迫撤出战斗。

战至下午13时,红15军团红75师占领西沟井西北高地,接下来又连续发起几轮猛攻,因地形不利,以及晋绥军火力猛烈,与敌军形成对峙局面。红1军团主力全力发起攻击后,迅速突进到兑九峪西北约5公里处的原家庄、黄文村一带,在此受到阎军第3纵队的阻击。双方随即在原家庄展开激战,对每一个山头、窑洞都进行了反复争夺,战斗进展缓慢。

时任红81师师长的贺晋年回忆:“3月10日清晨,战斗打响了。一开始就异常激烈,枪声、炮声响成一片。仗着山西有兵工厂,阎军对弹药不吝惜。特别是阎军为了山地作战专门制作的手雷,装药比一般手榴弹多,声音响,杀伤力强。随着爆炸声,大地在颤动。空气弥漫着呛人的气味。”

“我军装备差,因此火力较弱,压制不住敌人的炮火。山上又是光秃秃的,没有什么树木掩护,整个部队的行动都暴露在敌人的火力压制下,造成了比较大的伤亡。阎军的部队打防御战比较内行,这大概和阎锡山这个土皇帝多年来闭关自守、一直怕别人侵占他的地盘有关。这样坚持到中午时分,阎锡山的飞机也从太原飞来助战。由于我军没有防空武器,因此阎军的飞机放肆的轮番低空轰炸。50磅一枚的炸弹不断落在我军的阵地上,给我军的进攻增添了新的困难。”

“我81师241团是师的主力,平素很能打仗。而这次的对手是阎军66师,装备精良,弹药充足。这些士兵还配有工兵锹或十字镐,修筑野战工事十分在行,坚固。阎锡山自诩其炮兵国内无敌,蒋介石也没有这样强大的炮兵。由于交战双方距离很近,山炮标尺均在千米以下,对我军的威胁很大。”

​时任红1军团红1师政委的肖华回忆:“3月10日清晨7点钟,我军发起了攻击。开始打的比较顺利,但是突破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后,却遇到了强有力的抵抗。敌人利用山边的窑洞固守,集中炮火向我军轰击,炮火之猛烈是第五次反‘围剿’以后少见的。”

“我们占领的山头,黄土全被翻了过来。我当时随先头部队指挥作战,刚跳下一个土坑子,突然身不由己地倒了下去,觉得裤脚里湿漉漉的,低头一看,血已经流到脚面上。这才发觉左腿受了伤。警卫员把我背到洼地里,这时看到四师的部队正继二师之后向前挺进。”

兑九峪战斗过程中,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曾给毛主席和彭德怀发了封电报:彭、毛:(一)据俘虏称,敌杨效欧率两个旅昨来兑九峪,师部在羊泉曲,一个旅占领家山周围高地,一个旅在羊泉曲,现已占领兑九峪南端高地及羊泉曲、刘湾村高地。(二)七十五师七时半开始攻击,现占领西沟井西北高地,曾经几次冲锋,因为地形不好多是深沟,及敌人火力猛烈,死伤六七十名,现无法进攻,与敌对峙中。(三)援队一个营向兑九峪佯攻,进到兑九峪南端,高尚营进展一个连向兑九峪来击。一个营期来河沟村附近为预备队,其余在孟家庄北端高地。(四)敌人相当顽强。(五)一军团现在何处不详,但在黄文村方向枪炮甚烈。

​由此可见,兑九峪战斗极为激烈,说是“惊天地、泣鬼神”。红1方面军能在兵力不占优,地形对己不利,装备、火力全面落于下风的情况下压垮对手,最终消灭晋绥军2个半团,殊为不易。

此战以后,毛主席、彭德怀决定兵分三路,在晋中、晋南打运动战,以调动晋绥军,并获得更广阔的机动空间。不过,到4月上旬,中央军10个师,连同指挥机关及后勤部队共计约20万人先后进入山西,让敌我力量对比进一步恶化。鉴于东征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为避免不利形势下的决战,毛主席果断指挥红军各部交替掩护,于5月5日,红1方面军全部撤回黄河以西地区。

至此,东征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历时75天,红军共消灭晋绥军7个团,俘敌4000余人,缴枪4000余枝,炮20余门,招收了8000多山西新兵,筹饷40多万银元。并迫使“进剿“陕北的晋绥军撤回山西,使陕北苏区得以恢复和发展,还在山西建立起一些抗日游击队和游击区,扩大了红军的政治影响。

但是,胜利绝非没有代价。且不说基层战士,在中高级指挥员中,红28军军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刘志丹于4月14日,在三交镇战斗中牺牲。红15军团红75师参谋长毕士悌于2月23日,在贺家洼战斗中英勇牺牲。红1军团红2师参谋长钟学高在苏家萍战斗中牺牲。红15军团红75师223团团长徐行德于4月12日,在师庄战斗中牺牲。红1军团红2师第5团政委林龙发在乡宁战斗中受重伤,后不治牺牲。红军的团以上干部,如果能够活到开国,至少是中将。

那种认为晋绥军是软豆腐,东征胜利手到擒来的荒唐观念,实是大大贬低了诸多革命先烈。

本文作者:忘情,“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1955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