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中国再战世界级难题,4亿公里采样返回,美欧或首次落败?

中国再战世界级难题,4亿公里采样返回,美欧或首次落败?

半个世纪前,美国单靠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就一举扭转了与苏联在航天竞争中的不利地位。甚至直到今天,美国仍在吃着载人登月的红利。不可否认,当今美国在航天领域拥有一骑绝尘的地位,然而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有没有类似于美国载人登月的机遇窗口呢?


不瞒众人说,如今这样的机遇正降临在中国身上。不出意外,接下来的数十年内,美国将在月球和火星领域迎来中国强有力的碰撞。

有目共睹,近几年中国在登月方面的成就,已达到世界级。而在国外专家眼中,继阿波罗登月后,21世纪人类登月所取得的最显著成果,无疑就是嫦娥登月计划。然而,中国的脚步并没止步于登月,事实上,中国人的目光早已盯上了难度世界级的火星。


大家都知道,火星是太阳系中最神似地球的近地行星。在科学家们心中,距离地球最近3000万公里、最远4亿公里的火星,很有可能是人类未来移民的希望。事实上,除了月球外,火星也是近半个世纪来,美国最寄予厚望的一个星球。

但中国今年一步到位式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堪称人类目前最具雄心的超级工程,因为这将是美国此前也未曾涉猎的顶级项目。实际上,与载人登月需要顶配的技术一样,登陆火星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


虽然目前为止中国连火星都没成功探测一次,甚至连印度都跑到了中国前头。不过,中国人做事更讲究着眼长远,不像印度缺乏规划。和长达十多年的嫦娥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不同,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只需两步:第一步“绕、落、巡”,第二步采样返回。

起步晚但起点高,是中国火星计划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其实,这主要得益于嫦娥探月工程积累下的深空探测能力。不可否认,这也将为中国未来登陆火星奠定坚实的基础。



前不久,印度探月飞船一头撞向月球南极,登月不利惨遭失败,后来证实问题出现在缺乏主发动机上。然而,中国却完美避开了这个“大坑”,如未来中国“火星一号”飞船着陆器将采用的是7500N大喷口变推力发动机。事实上,该款发动机源自技术成熟的嫦娥三号和四号变推力发动机。

事实上,中国探测火星计划之所以敢一步走完美欧几十年的脚步,还在于中国已建立起一套全球领先的深空测控网。实际上,早在中国开启嫦娥探月计划时,就已经为未来探测火星、木星、土星乃至太阳系边际做准备。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深空探测能力已足以覆盖火星。


在强大航天科技加持下,今年中国有望拿到通往火星的第一张“通行证”。显然这不是终点,根据权威消息,中国将于2028年推进火星采样返回计划,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也将加入这个世界级计划。不过,中国似乎有更大机会成为全人类首个实现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据悉该工程将历时三年。


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强国相比,过去数十年中,中国航天大多数是跟随式发展,很难称得上是航天强国。直到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中国终于拥有了“人类首创”这个专属标签。事实上,这也开启了属于中国航天的“奇点”时代。2028年,中国将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而载人登月任务也将同步上演,届时中国或将重新改写人类征战太空的历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0540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