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鸿儿妈妈(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导语: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自然家长们更加重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大家都抱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信念,对自家孩子的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重视,生怕比不上其他家的孩子。很多时候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是需要通过老师来了解具体的情况的。家长与老师平时的互动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两者关系不是很融洽势必会影响到孩子。
在网友投稿的信息中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
宝妈的做法尽显高情商引得其他家长纷纷效仿。小花妈妈闲来无事便想刷刷家长群看看有没有最新的资讯,结果在家长群中发现老师在群里发了几个在幼儿园上课的视频。原来这节课是游戏活动课,所有的小朋友们都非常积极非常活泼的参与。小花妈妈下意识把群里的几个视频都看了一遍,反复又检查了好多遍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自己的女儿小花没有在视频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小花妈妈不由心生疑窦,连续几个视频都没有自己家的娃。该不会是在幼儿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了?还是被其他小朋友排挤欺负了?小花妈妈越想越担心,如果直接在家长群中质问老师很显然会引起千层浪。于是小花妈妈灵机一动,直接在群里发了这么两句话。
“老师在嘛?我是小花的妈妈,在群里的小视频中没有发现小花。她是去上厕所了吗?”“接下来的几个视频都没有发现小花,她是上了很多次的厕所吗?可能是我早上给她喝太多水了。”其他没有在小视频里看见自家孩子的宝妈宝爸们,也纷纷在群里效仿小花妈妈的问法。一时间群里都热闹了,其实高情商的说话方式不但可以让双方都有能交谈下去的空间,还能给双方都留下颜面。
尤其是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更是需要高情商来充当润滑剂,这样对孩子的学习与教育才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当家长与老师产生矛盾的时候,双方该怎么做呢?
1、双方需要懂得换位思考
当家长与老师发生矛盾的时候,双方都需要换位思考。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就能理解对方当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过激的行为与言语,大家都是成年人要有基本的共情能力与情绪控制能力。只有懂得互相换位思考,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才能更加融洽。
2、双方要以孩子的教育为原点
家长与老师会发生矛盾起因无非是因为孩子的缘故,所以双方要以孩子的教育为起点。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对孩子也是对双方最好的一个方法。
3、家长需要尊重并承认老师的专业权威
很多家长喜欢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指手画脚因此引发出很多矛盾,其实这时候家长一定是需要尊重并承认老师的专业权威的,如果家长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起老师的权威,那么对孩子的教学是百弊而无一利的。
总而言之家长与老师都是为了孩子好,只有互相体谅互相理解才是最孩子最好的。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与老师该如何相处呢?
1、双方在家长群中的发表言论不要过激
就像本文中的小花妈妈在家长群中高情商的问法就是给了老师台阶下,这个世界都是花花轿子人抬人。只有懂得顾全对方颜面的人,才能同样受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在家长群中公开的场合中,家长与老师在群中所发表的言论一定不要过激,否则很容易引发矛盾。
2、家长要懂得按照一定的频率致电老师
家长要电动的按照一定的频率致电老师,咨询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看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等等,家长切记不要太过频繁的致电老师很容易给老师造成压力。
3、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及时私下同家长沟通
当自己的学生在学校表现异常的时候,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及时私下同家长沟通。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在群里发布,这样严重会导致打架与吵架事件的发生。
老师与家长双方都是人,是人肯定是有七情六欲的,也是有脾气的。所以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及时沟通这样才能避免矛盾的发生。而且对孩子的学习也是能起到正面的影响的,不要让一时的情绪让对方下不了台。
如果您是文中小花的家长在小视频中没有看见自己孩子的身影时,你这时候会选择怎么做呢?您认为最好的做法是怎么样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及时与我们沟通!
我是小鸿儿妈妈,是一名2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96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