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各路才子佳人纷纷登场,她们或家世显赫,才华横溢,或风华绝代,美丽动人,或思想先进,培养栋梁,在历史的丰碑上隽刻下华美的篇章。
即使到了今天,他们的奇闻轶事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鉴古赏今,对于如今的人们,也可以有着许多的教育意义。
在这样各路才子佳人争奇斗艳的时代里,有这样一个女子,没有显赫的家室,没有美丽动人的容貌,甚至于从小便经受了许多苦难。她并不出众,却一生都在奉献自己。
此女子名为史良,虽说出身书香人家,却从小生活贫困,受尽苦难。由于无力维持生计,母亲想把她卖到大户人家,从小当童养媳。年纪小小的史良,却十分懂事。为了不被母亲卖掉,以死相逼,母亲才放弃了异地计划。
后来的她,一生致力于人权运动,世人的眼里,她雍容华贵,去世时才知首饰都是假的。
一、悲惨的童年
史良出身贫困之家。虽说家中祖辈都是读书人,算得上书香人家,可是由于祖辈没有人参加考试,也就没有某得一官半职。
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虽然家里人读书,但是没有官职,生活也就十分的困苦,甚至于无法养活家人。
原本史良的父母有着三个女儿,却因为贫穷,无力承担医药费用而纷纷夭折。
正是因为生命中种种的磨难和坎坷,才让史良明白读书的意义。在家人的熏陶下,从小的史良便十分热爱读书。
对于学识与生俱来的渴望,使得史良从小就热爱书本。家中有的藏书,她都会小心翼翼的找出来,认认真真的阅读。
史良的父母十分传统,认为女子不需要读太多书,更不必掌握太多知识。或是因为生活所迫,史良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打算将她卖出去,既可以换取钱财,又可以让女儿过上富裕的生活。
从小聪明机智的史良,知道成为童养媳后,自己便不能继续学习。因此她以死相逼,父母迫于无奈,才放弃了这个决定。
二、学业的成功
可以继续待在家里,和父母生活,对于史良来说,是最大的幸运。她早已不敢奢求太多,更不要说跟父母要求去上学。
毕竟自己的父母维持生活都已经十分艰难,又哪里可以有钱供自己上学。
幸运的是,史良的大姐知道自己妹妹的天赋和决心,也深知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因此她义无反顾的支持妹妹读书。
为了挣钱,她做过许多的工作,大多是十分辛苦的体力活。即使如此,想到可以供妹妹史良读书,就十分满足。
在大姐的支持下,史良终于有机会,可以进入正式的学堂,和许多孩子一起学习。
系统专业的学习,毕竟要比自己在家看杂书好很多。好不容易才有读书机会的史良很珍惜学习的机会。在学堂里,她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孜孜不倦的吸收着知识,用以充实,提升自己,使自己茁壮成长。
史良一直最为感谢的,便是自己的大姐。正是有了姐姐的付出,自己的梦想才得以实现,自己的人生命运才得以改写。
三、伸向人权
在史良的读书期间,中国已经遭受了其他国家的侵犯。为了激励人心,保卫祖国的安危,她曾经发起过许多活动,鼓励人们勇敢反抗,保卫自己的国家。
面对国家的危难,史良一心想要奉献自己的力量。她攻读法律专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为曾经受过冤屈的人申诉。
造成学业后,史良经过多方努力,组建了专业团队,帮人们申诉,维护人权,同时也获得高额的报酬,生活也越来越好。
由于在法律方面的专业和成就,后来的史良,曾经担任我国司法部长,甚至参与了一些法律的修改制定。
或许是因为童养媳的阴影,她十分注重女权,一生致力于呼吁男女平等。特别是在婚姻上,史良更是提倡自由婚姻,将平等自由体现在法律之中。
由于自己的名气和实力,每次的案件总会有很丰厚的报酬,所以史良的老年生活十分舒适惬意。
她是个十分讲究的人,平日里生活精致,珠宝首饰都要佩戴,可谓十分雍容华贵。
老年后的史良,却将自己一生积累的财产全部捐给了国家。她和丈夫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收养了一对儿女。
去世以后,子女清点财物,才发现她珠宝都是假货。一生都在申张人权,在世时雍容华贵,离世时众人才知,首饰皆假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8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