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电网比较熟悉,会发现员工学历和学校差别非常大,从清北西交华科浙大到二本,从大专到硕士都有,但是大家的收入和干的工作差别并不是特别大,怎么看待这种现象,高学历名校生是不是亏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也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还是要用平常心来看待。
1.二本的临时工?同样是参加考试,不考公务员考进来当临时工?这年头集体,农电都不招了,只招全民,而且县公司主要还是二本居多。人员不够都把部分业务外包而已。
2.不管清华北大,哈佛常春藤,将相王侯,宁有种乎?太白子美何功名耶?有草莽出身,但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也有居于庙堂,庸庸无为之人。
3.岗位待遇就是一模一样的,跟你进来啥学历没有任何关系。传统强校进来确实更倾向于地调这种好岗,但同样不代表电气是边缘学科的985211进来就能比东电三峡分的岗强,要觉得屈才了掂量掂量自己专业高考和考研的分数。强校毕业生的优势只有在能力上体现出来才是优势,实习的时候见过一个几乎裸考就通过注电的哈工大硕士,被省调要走了,还有一个山大硕士被省公司要过很多次,自己不想去。
国家电网员工来源主要是以下几种:
1、原电力部系统所属院校。比如上海电力学院,长沙电力学院、东北电力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等,以及各省的院校,比如南京工程学院、沈阳工程学院、XX电力专科学校等。
2、以清华、西交、浙大、华科为代表的985强校,属于第一梯队。
3、其它电气工程实力强的院校,比如武大、重大、哈工大、山大、天大、西南交、合工大等,哈理工、沈阳工业大学等。
所以员工来源院校层次就差别很大,但是现在越来越正规,靠关系进国家电网越来越难,各级国家电网都有比较明确的招聘标准,名校生、高学历的和二本大专干同样的工作,拿同样的工资的情况越来越少,比如去总部、省分级别的国网、研究院、设计院、咨询机构的基本上是985电气名校硕士,一本二本只能去县一级。但是毕竟是央企,庞大臃肿缓慢,还不能完全像民企那样做到人尽其用。
深入了解下会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长理职培知道很多人不明白电网内部也是有编制名号的,有全民、集体和临时工之分,收入福利稳定性差别很大,基层员工大部分都是集体和临时工,以二本、大专(高职)为主,名校硕士考进去基本上都是全民制,看着穿一样的一份干差不多的工作,其实差别只有自己人知道。
电网内部各部门差别也很大,比如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调度部门、继保、信息中心、变电等长理职培国家电网培训中心知道以名校高学历为主,输变电、检修等比较艰苦的地方就是二本大专的主要去处了。有人说见过清华的还爬电线杆呢,长理职培认为正常,就像清北学生去银行也要干一段时间的柜员,清华的去电网也要去基层锻炼一段时间,然后再去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部门,或者机关单位的用电科,安全监科等部门。
稳定、压力小、有一份竞争力的薪水,是国家电网最大的优点
本科已经是只是国家电网普通职工的最低门槛,大部分人都要基层锻炼开始,很多人哪怕一辈子不能升职也可以做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是国家电网介于领导干部和职业技能人员之间的一类群体,分为专业技术和一般管理岗位,在被称作干事、专职、专责,其实是带有一定职权的岗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3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