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李远莉)“培训后让我对现在的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新的期待。”
毕节市黔西县返乡农民工邓超一直在外务工,去年底返乡参加了县人社局举办的农作物植保员培训班,受到很大启发。他计划用自家土地和向其他村民流转的土地进行断木香菇的培育与种植,一年后再扩大种植规模。
进入冬季以来,贵州省各级各部门紧抓春节前后有利时机,统筹推动“冬季充电”农民全员培训。2019年12月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共开展“冬季充电”培训52万人次。
未雨绸缪,“冬季充电”抓早抓实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产业革命,省培训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遵照“五步工作法”“八要素”的要求,坚持谋定而后动,坚持早安排早计划早部署,全力筹划推动“冬季充电”农民全员培训工作。先后出台《关于全面启动“冬季充电”农民全员培训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全面做好“冬季充电”农民全员培训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
六枝特区家政培训班
各级人社、农业农村、扶贫、移民、文化旅游、工青妇等部门共同发力,“冬季充电”2019年11月起在全省陆续铺开。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的形式,围绕当地产业和发展急需,为广大农民群众“短平快”蓄能、就近就地“充电”、“吹糠见米”长知识。元旦、春节期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人流到来,培训工作也陆续进入高潮。
2019年12月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共开展“冬季充电”培训52万人次。其中,开展感恩教育培训17.52万人次,脱贫攻坚政策培训14.90万人次;观看先进典型视频培训7.76万人次,到先进村学习观摩培训2.06万人次;易地扶贫搬迁城市新生活培训4.56万人次,就业创业技能培训5.21万人次。
精准培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按照省委、省政府“全员培训、规定培训、精准培训、建档培训、持续培训”要求,全省大力开展感恩培训、政策培训、示范培训。
各级各部门统筹协调,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总书记话儿记心上”等活动。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点把感恩的话制成标语,醒目地挂在墙上,通过搬迁群众新旧房对比、生活变化对比,让搬迁群众感恩党的好政策,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政策培训是开展培训的重要内容。全省各地开展的各类培训班都把扶贫政策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有的还开展政策专题培训。培训中,将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和申领流程细致梳理,形成简洁明了的政策小册子,明明白白告知广大农民群众能享受什么政策、该怎么申领、如何获得基层各方面资源的支持。
贞丰县2020年返乡农民工“冬季充电”电工教能糖训班
比如,铜仁市沿河县对返乡农民工集中开展政策培训,全县先后举办11场招聘会暨脱贫攻坚政策培训,集中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就业优惠政策等培训。以“贵人出门,带动脱贫”劳务扶贫为抓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供需平台越建越完善。
在“冬季充电”示范培训中,普遍组织学习黄大发、余留芬、邓迎香、左文学等先进典型事迹。就近就地组织农村群众到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联村、罗甸县麻怀村、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等先进村参观,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开展扶志示范教育。
黔东南州集中组织返乡农民工到丛江县丙妹镇、下江镇百香果产业基地参观,学习借鉴当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做法,帮助大家找到发展脱贫产业的办法措施。
技能培训,握住就业的“金钥匙”
按照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和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的部署,各地把贫困人口和农民群众技能提升作为促进就业创业的根本抓手,不断强化农民群众技能与当地产业的融合。
把技能培训聚焦在产业上和易地搬迁点上。全省各地围绕12个重点农业、10个千亿级工业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10大工程发展需求,重点开展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培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和培训等“五个体系”建设,依照“六个坚持”政策方向,大力推动各地培训基地体系建设,依托农民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就业扶贫车间等经营主体,通过“带着岗位做培训”的方式,把技能培训和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吸纳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
修文县六桶镇坪山村农民讲习所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家禽饲养员培训
关岭县高寨村采取“培训机构+产品收购”一条龙培训方式,组织开展了织娘培训,并按照30元/米的价格收购学员产品。参训学员14人中有9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培训学员平均收入800元以上,实实在在带动了群众增收。
安顺市西秀区村民张胜村参加了蔬菜种植培训班后,结合自身多年的种植经验及培训心得,种植黄瓜32亩,2019年个人纯收益达10万元,支付务工费用7万多元,带动了120名村民就近就地就业。2020年,张胜村计划流转土地80亩,在种植黄瓜的基础上新增茄子及西红柿种植,扩大种植规模。
方法妥当,事半功倍。据介绍,为了让农民群众全面掌握和运用“八要素”,各地还把怎么选择产业、怎么组建合作社、怎么组织销售等方法实操培训纳入范围,对基层干部和创富带头人以及群众进行细致入微的传帮带,手把手教,面对面传,直到群众掌握技能和实操技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15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