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依依快要上6年级了,明年就要小升初,对于大宝来说,这是关键的一年,也是小学生涯的最后一战,对于作为家长的我来说,当然也要做好孩子的坚实后盾,帮助孩子顺顺利利的升入中学,为小学画上圆满的句号。
这段时间,一向安静的家长群也变得活跃了起来,家长们围绕的中心主题,就是自家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未来一年的学习计划。
当然,每一位家长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个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我们虽然不鼓吹"成绩至上",但是成绩作为优秀行列的敲门砖,我们又不得不要求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从而让他们的人生之路变得越来越宽广无垠。
不过,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不少家长却表示很头疼,因为自己的孩子很抗拒学习,只要提到学习成绩,就会炸锅,简单来说,就是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就像家长群的一些家长说的那样:"只要不提学习,提其他的任何事情,孩子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其实,孩子厌学总贪玩,这并非是个例,在现在的社会中,有不少孩子都表现出抗拒学习、不喜欢读书的意向,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让各位家长不用再去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在孩子厌学贪玩的背后,到底有怎样的"心理之谜",只有了解清楚这些,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提升成绩,取得进步。
孩子抗拒学习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1、家庭教育的错误方式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长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对于成绩要求的十分严格,本着成绩至上的原则,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就会存在偏颇,比如说会给一些孩子制造一些假象,当自己成绩优异时,家长和颜悦色,而当成绩下滑时,家长就会严厉对待,而且成绩的好坏,有时候也会体现在物质奖励和家庭待遇上。
这就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冲击,他们认为爸爸妈妈在乎的并非是自己,而是那个所谓的成绩,另外,成绩就像是一种筹码,只有自己学习好时,才会享受更好的待遇和物质生活,所以久而久之,家长注重成绩,而孩子缺少情感上的呵护和关爱,就会导致孩子缺乏学习动力,也无法体会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慢慢的就会造成厌学情绪。
2、无法感受学习的快乐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大的,比如说现在不少很小的孩子,初次玩手机游戏就会得心应手,所以孩子并非是学习能力不强,而是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乐趣。
研究发现,乐趣会使得大脑中释放脑内啡,能给人带来一股强大的愉悦感,而小孩子最容易被这种快乐驱使,不断的去重复这种过程,从而给予他无限的快乐和满足。
但是现在的学习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家长以考试成绩为考量标准,无限的要求孩子要有一个好成绩,如果强烈要求后,孩子成绩还是不好,就会演变成指责,如此一来,孩子就会越来越抵触学习。所以要让孩子学习成绩好,就必须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对学习目的的定位有失偏颇
如今网络信息发达,我们通过电脑、手机可以看到很多的信息,而孩子也不例外,他们也能够看到网上的各种信息,所以久而久之,因为复杂的信息来源,就会导致孩子对于学习目的的定位有失偏颇。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孩子很有个性,他的理想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但是当家长要求他好好学习的时候,他却举出了很多的名人案例,比如说比尔盖茨没有毕业,就成为世界首富,这跟学习成绩压根就没什么关系。
所以当孩子存在这种心理的时候,实际上是对于学习目的的定位出现了偏颇,他们认为学习是为了出人头地,但是有人出人头地并非是靠成绩,所以这样一来,学习的价值观模糊了,慢慢的肯定就不爱学习了。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为了让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将我们的大脑武装起来,并非是简单的混一张文凭,变成只有文凭的"傻子"。
每个孩子厌学的心理不同,但好在我们每天都在强调要和孩子建立沟通的桥梁,只有我们知道孩子厌学的心理之谜,才能对症下药,但是归根结底,也离不开我们的言传身教,作为榜样的力量,我们应该首先做好自己,再去要求孩子。
最后也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够找到孩子厌学的根本原因,从而对症下药,让孩子的成绩上升,进步飞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8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