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汪精卫卿本佳人的年代

汪精卫卿本佳人的年代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这是有人用一句古语对汪精卫的评价。要不是最后几年,走入了万人唾弃的深渊,这位才貌双全的民国风云人物,绝对有显赫的历史位置。甚至在1910年,如他所愿,被清廷斩首,那么汪精卫就是一座万人歌颂的纪念碑。


最值得歌颂的是刺杀摄政王载沣,不过,一般的历史里,往往没有把他的妻子记录进去。

1907年,孙中山被日本政府驱逐后,来到了马来西亚。汪精卫是孙中山的铁杆追随者,也曾是孙中山的第一继承人。所以,汪精卫也随孙中山来到了马来西亚。

当地有许多华侨资助孙中山,其中有个叫陈耕基的富豪也是其中之一。孙中山无以为报,所以时常把机关报送给陈家。陈家有个16岁的女儿,叫陈璧君。她被报纸上一个笔名汪精卫的文章深深吸引了,此人文笔犀利,用词优美。


有一次在街头行走,遇到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在做演讲。一打听,原来就是汪精卫。从此后,一见钟情的陈璧君再也无法忘记汪精卫了。

汪精卫回日本后,陈璧君也以留学为名来到了日本,并且加入了同盟会。其实,汪精卫并不接受陈璧君,他当时有个也是同盟会的心心相印的女友方君瑛。

由于同盟会打算发展梁启超入会,梁启超不为所动,后来发文攻击同盟会高层住在高楼大厦,而前方流血牺牲,说他们是远距离革命。论文才,同盟会第一笔杆子汪精卫也远不是梁启超的对手。所以,汪精卫有了刺杀摄政王载沣的念头,以此来回击梁启超,挽回声誉。

陈璧君马上要求同行,并且学习柔道剑术。甚至有人讥讽她有英国护照护身符时,陈璧君立马把重金购买的护照撕成碎片。


汪精卫与陈璧君以及学化学的喻培伦、黄复生,于1910年2月10日来到了北京。比较搞笑的是炸弹被一个同盟会美女郑毓秀携带,郑毓秀因为有个追求她的法国外交官,此外交官稀里糊涂地帮心上人拎箱子,检查人员不敢过问。

汪精卫一行人租了一间房,对外挂牌是守真照相馆。在侦查了摄政王的上下班规律后,把炸弹埋在了一座叫银锭桥的桥下。不过,当夜有人在桥边方便,发现了人影报了警。警察通过炸弹上的铁钉顺藤摸瓜找到了照相馆。此时,陈璧君回马来西亚筹款,汪精卫与黄复生被捕。

审理汪精卫的是川岛芳子的父亲肃亲王善耆,他被汪精卫的慷慨激扬深深打动了,于是奏请摄政王放了汪精卫他们一条生路。后来,肃亲王曾说自己假如不是满人,一定加入革命党。可见汪精卫的口才。也正是在狱中,汪精卫写下了热血沸腾的诗: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做担保,释放了汪精卫,汪精卫与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结拜兄弟。汪精卫也是深深折服袁世凯的才能,后来袁世凯与革命党谈条件,汪精卫是一个双方都信得过的牵线人。

民国后,汪精卫兑现诺言,坚持不做官,与陈璧君定居法国。


如果历史四平八稳的向前走,汪精卫依旧是万人迷。可惜,历史与人都身不由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8401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