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在非洲被判15年,外交部称绝不袒护!她到底做了什么?
20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以成套项目援助为主的多种援助方式,给非洲相关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并起到了很多的效果,著名的坦赞铁路,就是中国人给非洲留下的礼物。它从南部非洲腹地出发,跨过半个大陆,穿越森林、高山、峡谷和草原,历经1860千米路程,最终将触手伸向温暖的印度洋。这是一条被誉为“友谊之路”、“自由之路”的非洲交通大动脉。
在结束坦赞公路的工作后,中国的援外干部慢慢撤离非洲,带走了一辈子的非洲情结,他们中的一些人,则终生与这片非洲热土结了缘。
在达累斯萨拉姆的使馆区,有一家“北京饭店”。当然,这肯定没有长安街上真正的北京饭店那样富丽堂皇,但是喜庆的红灯笼和对联,多宝阁窗户的设计,还是使这个二层小楼散发出一股浓浓的中国气息。
“北京饭店”的老板名叫杨凤兰。她是一位“老坦桑”了。20世纪60年代,杨凤兰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上山下乡”,在北大荒度过青葱岁月。然而,命运将她与万里之外的非洲紧紧连结在了一起。在援建坦赞铁路的大背景下,出于加强对非洲工作的目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在“文革”的艰难情况下开设了斯瓦西里语专业。正在插队的杨凤兰就这样成为我国第一批斯语专业的大学生。
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坦赞铁路建设工地担任斯语翻译。长达1860千米的坦赞铁路,不仅链接了相隔万里的中国与非洲,也铺设了坦赞铁路援外职工们的人生轨道。 杨凤兰迅速在坦赞铁路上开启了她的新的人生。在那里,她认识了一位小伙子,他同样在坦赞铁路负责援外工作。他们俩结合后,生下了一个女孩。为了纪念这段“非洲爱情故事”,他们为女儿起了一个名字:杜非。
从坦赞铁路回国后,杨凤兰被分到机关工作。与坦赞铁路的热火朝天相比,机关的办公室确实有些无聊。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下海潮”的兴起,杨凤兰也在寻找另一种生活。
1993年,她再次来到坦桑尼亚——这次不是以援建者的身份,而是来坦桑尼亚“创业”。不过她干得并不是正经生意,而是让人痛恨的偷猎。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她经常偷猎大象,私自贩卖象牙,14年走私象牙的重量高达1900公斤,被她杀害的大象至少有上千头,涉案金额约为270万美元。
杨凤兰也知道自己干的是坏事,经常拿走私象牙得到的钱,贿赂一些比较有权势的官员,让他们与自己同流合污充当保护伞。2019年2月19日,杨凤兰被坦桑尼亚法院判处监禁15年,罪名是组织来往于亚洲和坦桑尼亚的犯罪集团。
自2016年在南非召开CITES缔约大会后,保护非洲象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中国政府也坚决反对杀戮大象和走私象牙,并且颁布了相关法律,打击象牙走私,并且因为中国的履约表现,曾多次获得CITES秘书长表彰证书和克拉克·巴文奖,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扬,但是这一切的努力和成绩被杨凤兰毁于一旦,她的个人行为,直接有损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形象,因此绝不会被袒护。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杨凤兰遭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这里小编还要多说一句,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如果不再有对象牙的巨大需求,也就不会有像杨凤兰这样的人出现,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人购买力的提高,中国成为重要的象牙推销市场,当国人在购买象牙象牙制品时,不妨想想那些在非洲土地上正在哀嚎的大象,你还会忍心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6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