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路州外海的墨西哥湾。(网络图片)
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OAA)表示,美国西部阿拉斯加至加州沿岸四年前惊见数以万计的崖海鸦尸体,一年不到估计有百万只死亡,为有纪录以来的最大宗生物集体死亡事件之一。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十五日终于透过全球论文刊载量最高的美国科学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公布凶手,直指2013年底开始席卷东北太平洋的大范围「暖水块」(Blob)引发掠食竞争夺命。
引发掠食竞争夺命
事实上,东北太平洋也曾传出海狮、花魁鸟、须鲸集体死亡案,但灾情规模均比不上崖海鸦。这种海鸟原本该有近20年寿命,主要栖息地在北极圈附近的北大西洋,以及北太平洋的近北极海域和北温带海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里,仅于繁殖期间上悬崖和海岛。被冲上美国西岸的尸体或濒死崖海鸦,身躯异常瘦弱,有不少疑似于15年夏天到16天春天间被饿死,其中以阿拉斯加岸边陈尸最多,一公里可找到逾4600具遗体。
水温高摄氏3到6度重创生态系
事实上,东北太平洋13年的确曾发生长达一年的海洋热浪,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异常升温的「圣婴现象」,又在15年特别强烈,且一路延续到隔年。「暖水块」也在13年秋天首度现身,在海中延伸1600公里,又因东北太平洋上空的高压脊加持,热度迟迟无法散去,尽管水温不过高了摄氏三至六度,却对当地海洋生态系统危害甚钜:虾、鲸等大量生物赖以维生的微藻巨幅消失,美国西岸的有害藻类却大量繁殖,渔业收入损失上看数百万美元。
另一方面,「暖水块」的变暖海水导致马哈鱼、鳕鱼、大比目鱼等掠食性鱼类的新陈代谢增加,进食需求量高于平常,成为崖海鸦捕食的主要竞争对手,又因为小鱼不够吃,最后导致崖海鸦集体饿死的命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64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