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年,最开心的要属孩子们了,他们要穿新衣戴新帽,还可以挣到压岁钱。若问当年我过年最盼望什么,当然是试穿新衣了。因为穿新衣的幸福感持续的最长久。
在我们那个物质匮乏的少儿时代,过年有许多开心事要做:比如放花炮、吃好吃的、拜年等等。可是仔细想想吃好吃的,只能香一会儿,放花炮,也就高兴一时。而穿新衣服,可以开心到新学期开学。开学了,穿着过年的新衣上学校,碰到同学互相夸赞新衣服好看,心里多美!但我们那个年代,一般过年的新衣服都是,父母给你做的,做啥样的,你就穿啥样。不能像现在的孩子一样自己去选自己的新衣服。
让孩子学会挑自己的衣服是个跟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家亲戚的一个孩子在内地上大学,每年放假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家三口逛商场买新衣服。他们家条件好,逛商场的方法也很特别。逛之前,一人拿一张信用卡,自己去挑自己的衣服。说好到点在商场的某一地方集合,然后互相看看挑的衣服有没有质量上的问题,没有就结账,然后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一顿。
每回过年就属他们一家人最时尚,我也曾问女主人:“你们母女挑衣服的品位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吗?”她说:“品位的秘诀就是从小培养”她给我讲了她的经验。
她说,在她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自己常穿姐姐们的旧衣服。本身长相就不出众,又常年没怎么穿过新衣服。对那些家里条件好,穿的稍微好一点的同学很是羡慕。就想将来自己能挣钱后,一定要好好买上几件漂亮的新衣服。那时,上课还常常幻想自己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有什么样的效果。
后来上班挣钱后的任务就是存起来,存上几个月,再跟同事坐火车到省城的商场里挑衣服。自己买衣服老是让别人帮忙参考,买回来后,有人说好看,有人却说不好看。存了几个月才能买上的新衣服让别人一说不好看,心情很是沮丧。自己挑衣服让别人参谋,一般是别人的眼光,凡事要自己能做决定就好,挑衣服如此,做别的选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她婚后,有了自己的女儿,心里很高兴。想着可以给自己的女儿好好打扮打扮了。女儿慢慢的长大了,皮肤白白,长相可爱。穿什么都好看。她给女儿买了粉色的条绒背心裙,白色小T恤,白色长筒袜,粉色小皮鞋。别人都说她真会打扮女儿,把女儿打扮的像小公主一样。其实是她小时候就羡慕那些穿粉色条绒衣服的女孩,只是她妈从来不满足她罢了。她总想在女儿身上满足。
可是女儿上学之后,就不怎么听她的了。她给女儿买粉色衣服,女儿就不穿粉色。还说她一穿粉色就倒霉,不是挨老师批就是跟同学吵架。她又逼女儿穿红格子裤子,那也是她小时候喜欢过而穿不上的衣服,女儿穿了。回来却发现裤子被刀片割烂了,她问:“谁割烂了你的裤子,我到学校找她去。”
她女儿说:“说是我自己割烂的,我不喜欢这个裤子,太花了,你非得让我穿,我才割烂的。”这个小东西太有主意了,打她又舍不得,只好以后让她自己挑自己的衣服了
于是每次放寒暑假,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她女儿逛商场。让她女儿挑自己喜欢的衣服,条件是自己挑的,一定要穿,不许弄坏。尽管她女儿总爱挑白色的衣服,白色的衣服不耐脏。她要经常给女儿洗,但她也没意见。而且漂亮的小姑娘穿什么都好看,看着自己的女儿就像个白衣仙子很开心。
到了中学时,女儿的风格又改变了,变成了中性风。中性风的衣服穿在女儿身上也很帅气,况且中学时代是学习最紧张的时刻,穿衣中性不分散学习精力。
到了大学,女儿穿衣风格反而变得粉嫩起来。而且女儿学会了化妆,收拾自己。看起来亭亭玉立的,很有气质。她自己买衣服从来不需要别人参谋,反而会经常帮她的妈妈参谋穿衣打扮的事情。
不要小瞧会挑衣服,学会挑自己喜欢又适合衣服,是一个女孩的必修课。说什么外表不重要,心灵才重要。其实有几个人不看外表看心灵的,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终于才华。没有吸引人的外表,谁有兴趣走进她的内心。
再说,学会挑衣服,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学会自己挑衣,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风格,想变成什么样。这种思维方式值得拥有。
人的一生中,需要选择判断的大事很多,如果连自己的衣服都要别人帮着挑,那么其他的事情,自己是否还有判断力和选择能力?很值得怀疑。
刘备有一句名言: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可见衣服的重要性,越大越认为挑爱人就像挑衣服,衣服不但要穿给外人看,还要自己穿着舒服合适。如果连衣服都不会自己挑选,那么怎么会选自己的爱人?所以让你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着给自己挑衣服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4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