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陆源
去年汽车金融类公司的融资案例数量急剧萎缩,大量中小玩家离场,但大玩家仍在加码——行业变局亦是机遇
2019年已经过去,但汽车市场还没有见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各月连续出现负增长后,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产销量降幅比2018年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
被视为汽车销量拉动引擎的汽车金融,也在车市的下行中继续调整。
凹凸说认为,2019年汽车金融行业呈现出三个特点:
1.网贷平台清退力度明显加快,涉及汽车金融的项目大量退出。据凹凸说不完全统计,仅已对外宣布退出的项目就不少于15个,未对外公布的项目数量更为庞大。
2.汽车金融项目的投融资呈现出向头部集中、向中后期集中的特点,全年宣布获得融资的创投项目仅有7个,同比下降近八成。
3.厂商系机构持续发力,继续夯实竞争优势。去年7家厂商系持牌汽车金融机构增资130亿元,总注册资金因此大幅增长了近一倍。
车市盘整,融资退潮
凹凸说梳理发现,如果我们把时间轴拉长,可以看到汽车金融创投项目投融资案例的数量在2014年达到两位数,第二年数量翻倍,在2017年到达顶峰,2016-2018年连续三年保持在每年30起以上。在这个周期里,整个创投市场和出行领域的投融资都非常活跃,融资总金额也一路水涨船高。
这与中国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趋势相吻合。
但这一局面在去年已经彻底改变。
受整体环境以及行业发展阶段的影响,2019年全年的汽车金融投融资案例数量回落到比五年前还低的水平,仅为2014年融资案例数量的63.6%。
融资向中后期、头部项目聚拢
从融资案例所处的阶段来看,2019年之前,早期项目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投资机构敢于在风险更高但有潜力的早期项目上下注。但到了2019年,投资风向急转直下。
2019年,资本在汽车金融类项目的早期投资上零出手,所有动作均为中后期投资。其中,战略投资占了57.14%。
去年同期的情况与此截然不同。在去年32起融资案例中,资本一半以上的出手集中于早期投资,所占比重达到了50%,其中A轮占比最高;战略投资数量只有早期投资的近一半,仅为6次。
同时,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投资机构更愿意将资金投向抗风险能力更强、业务链条更长的项目,头部效应得到了充分体现。
2019年全年,汽车金融领域只发生了7起投融资案例。除去未披露的金额部分,共计总额126.12亿元。其中,单起融资金额最大的依然是瓜子金融的母公司车好多集团。在去年同期的基础上,车好多集团的融资金额增长了近一倍,达到了15亿美元。优信金融母公司优信集团以2.3亿美元的单起融资金额排第2名,与去年上半年微贷网的4亿美元相比,少了将近一半。(编者注:汽车金融业务只是车好多、优信集团业务版图中的一部分。2019年7月,优信将汽车金融业务转让给58同城。)
项目清退潮
据凹凸说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共有15个项目先后宣布退出。
凹凸说调查发现,实际退出的项目数量则更多,其中不乏知名的全国性机构正在清盘。除了资金成本上扬、资金渠道收窄,逾期风险上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凹凸说曾了解到,一些汽车金融平台的部分业务甚至出现过头三期逾期率一度超10%的情况。
稳健前进的厂商系
与动荡的新兴汽车金融公司相比,由银保监监管的25家持牌汽车金融机构则在继续夯实竞争优势。去年一整年,已有7家汽车金融公司共计增资130亿元,总注册资金因此增长了近一倍。
背靠主机厂商的持牌汽车金融机构,拥有融资和风险把控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行业深度调整的特殊时期,厂商系金融机构正在持续发力、并在业务形态上进行创新。
结语
凹凸说认为,一批中小型汽车金融机构陆续退出,项目投融资数量大幅缩水,显示汽车金融行业的至暗时刻仍未结束。但整个行业也在加速洗牌,那些在获客渠道、资金成本、风险控制等方面扎实的公司,有望在行业变局逆势进击。
原创文章,作者:陆源。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公众号凹凸说,未经授权,谢绝搬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31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