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财经真相原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驻厂报告。
作者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国家法律职业资格,持续关注康得新,提供专业分析,为中小投资者发声。欢迎关注交流!
2020年1月14日晚,康得新中小股东驻厂代表发布了最新的与管理层沟通信息,公司管理层对股民最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回应。
一、退市可能性依然极大
在回应投资者提问“公司是否已确定不退市了”时,公司回应称,按照监管部门预处罚告知文件,公司涉嫌巨额虚假业务,公司被实施强制退市的可能性依然极大,最终是否退市取决于追溯调整报表后,公司2015年度至2018年度报表是否4年连续亏损,如正式处罚决定出具后,公司追溯调整的报表无法避免4年连续亏损的,公司仍将面临被强制退市。
去年7月5日,证监会的事先告知书显示,拟认定康得新在2015-2018年通过虚增业务形式,总计虚增利润总额119亿元,按此追溯重述后的报表,极有可能造成四年连续亏损,从而触发强制退市情形。
据股民信访获得的消息,听证会后,证监会将正式下发行政处罚书,对康得新造假数额进行正式认定,之后,公司将据此进行2015-2018年财务报表追溯重述,深交所将根据重述后的报表是否四年连续亏损,决定是否启动强制退市。根据现有行政法规,康得新公司的报表重述,必须与证监会的处罚书认定保持一致,并没有太多灵活操作空间,因此,退不退市的关键,还是要看证监会最终的行政处罚书。
根据证监会事先告知书的认定,康得新重述后的报表,2015-2018年很可能每年亏损7.06亿、7.87亿、10.62亿、21.35亿,康得新股民希望公司可以重述报表,将2017年的净利润做正,目前来看,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二、现金流极其紧张,面临断流风险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所需流动资金严重短缺,随着开工率的上升,每个月的资金缺口虽逐步收窄,但因无外部资金补充,公司每个月仍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如该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公司后续资金将进一步紧张,甚至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自今年1月债务违约开始,康得新现金流遭遇极大挑战,虽然张家港市政府通过援顺公司对其正常业务收支进行了代收代付,避免了全部资金被冻结或还债,保证了基本业务对资金的需求,但仍然极度紧张。
从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显示,2019年一季度,康得新将包含北京银行122亿存款在内的130.6亿现金及等价物进行了转出,同时通过借新还旧形式,借入41.45亿元,偿还47.55亿元,一季度末现金及等价物7亿元。不过,由于一季报很可能存在错误,相关数据存疑。
2019年二季度和三季度末,康得新现金及等价物分别为4661万和5214万,而支付给员工的现金分别为1.3亿和1亿,也就是说,每季度末康得新账上可用的钱,连花工资的一半都不够,现金流不可谓不紧张。而在经营现金流上,康得新一直在失血。二季度和三季度收到的销售收入现金分别为是3.7亿和3亿,而购买原材料支付的现金则分别为4.4亿和4.5亿,也就是说,卖货收到的钱,还没有买材料付的钱多。
从财报还可以看,二季度、三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分别为2亿和3.9亿,即使扣除借新还旧,净借款现金增加应该有0.8亿和2.1亿,而康得新此次明确回应,无外部资金补充,确实有点蹊跷。
2019年11月11日至11月29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总对总系统及银行柜台扣划被康得新光电共计3406万元至执行账户,执行相对人为国进出口银行江苏省分行。不过,由于这笔3406万元很可能之前就被冻结,在财报上不属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三、战投无实质性进展
目前,部分投资者不断宣扬战投重组基本确定,并且是央企等消息,此次公司明确回应:在是否退市不明朗的前提下,公司无法与潜在战略投资人开展实质性的投资方案确定,公司管理层已与多方潜在投资人积极沟通,为未来投资合作事宜进行准备。
当前,围绕康得新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如到底造假到什么程度,是否会退市,122亿北京银行存款、21.74亿中国化学委托采购款、2亿美元理财去哪了?碳谷的股权官司能不能赢回来?15亿质押担保到底有没有效等都没有结论,即使有潜在的感兴趣投资方,也无法在当前情形下给康得新估值。
四、与康得集团的关系:等通知
公司回应称,康得集团是否涉嫌对公司造成侵占及损害,需由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待出具最终认定结果后,由公司依法向康得集团主张合法权益。
目前,康得集团涉嫌通过现金归集协议、违规担保、碳谷抽逃注册资金、中国化学委托采购款转移等方式,占用上市公司近200亿资金,前董事长兼CEO肖鹏在位时,曾公告向康得集团主张175亿债权,不过新任管理层上位后,中止了对康得集团的债权主张,而是在静静地等相关部门调查结论。
五、北京银行、碳谷案:起诉进行时
公司回应,已聘请专业律师专门处理起诉北京银行事宜,目前已初步确定诉讼策略和诉讼方案,将于近期启动诉讼;已向山东高院提出申诉(碳谷案再审),目前已根据法院的要求,提交申诉材料。
此外,公司还提到,对相关诉讼事项,公司均会综合评估后开展,避免无效诉讼给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此前,康得新曾起诉北京银行计要122亿,结果被6000万起诉费挡住了路,白白浪费了大半年的时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29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