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农村武校长 图/网络
现在的农村公办学校不论初中还是小学,都面临一个令人堪忧的现状,就是农村公办学校的学生在大量流失,纷纷转到规模较大的民办学校,或者到县城里师资和基础设施较好的学校就读,而留在农村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要么家庭条件差,要么成绩差。这几年国家对公办学校投入的力度很大,学校的设施和面貌都有很多的改变,师资力量也在加强,却没能遏制农村公办学校学生流失的现状。究竟是何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分析一下,有这样三个原因:
1.跟风攀比和留守儿童。
农村这几年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大部分农村借助国家的好政策,都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的生活道路,手里的钱越来越多,对孩子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纷纷到民办学校就读,自己也不甘示弱,唯恐落在人后。所以,这样的跟风效应造成大量学生流失到民办学校就读。到民办学校就读,无形中加重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这几年民办学校的学费大幅度上涨,给大部分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现在的农村学生留守儿童较多,都是爷爷奶奶在照顾孙子孙女,父母图省事,就把孩子直接送到民办学校。
2.农村学校设施落后。
农村学校最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是与民办学校和城区学校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许多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十分简陋,教室破旧不堪,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十分有限,因而在教学效果上达不到家长的期望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村中小学学生的求学的念头,降低了公办学校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
3.农村公办学校教育缺乏吸引力。
现在的农村公办学校,体音美课程开展不足,缺乏体音美专业老师,只开设语数外主课,但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多,期盼开展有活力的课程,但是苦于师资的匮乏,体音美课程却无法开设。教师还是进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机械,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又加上应试教育的指挥帮,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厌学情绪。这也是造成学生流失的现象。
总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流失的问题,阻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要想使农村的学生回归的公办学校,社会,政府,家长,学校都需要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对农村学校多投入,对农村学校师资多配备,相信不远的将来,农村学生会逐渐回流,真正回归教育的公益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2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