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湖南岳阳县一个叫彭秀兰的农妇患胃出血,由大儿子钟正芳陪着来到北京,结果立即被送进解放军301医院治疗,医药费全部免除。
她是谁,为何这么大的面子?
她是彭遨的独生女。
彭遨是谁?50年前是一个红军师长。
彭遨是湖南岳阳人,他于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之后上了井冈山。1929年,红4军主力下山时,他留守井冈山,并转入彭德怀率领的红5军,先后担任大队长、纵队党代表、平江独立团团长,参加了湘赣、湘鄂赣边区游击战争。1930年8月,他改任红三军团红5军3师师长,参加两次打长沙战役和第一至四次反“围剿”的作战。
但是,1933年2月13日,他在江西南丰战斗中牺牲,时年30岁。幸运的是,他在老家结婚,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叫彭秀兰,算是延续了香火。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彭秀兰在老家默默务农。
这一次彭秀兰胃出血,病情危急,于是想起父亲的老部下、原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何德全曾对她说过的一句话:以后若有困难,可去北京找和你父亲一起工作过的人:黄克诚、韦国清、杨勇、钟期光、张震、王平、唐亮、张爱萍、李寿轩、吴信泉等伯伯叔叔。
这些人都是当年彭遨的手下。
彭秀兰来到北京首先找到了吴信泉中将。为什么找吴信泉?用吴信泉夫人俞惠如的话说:“彭遨是信泉最崇敬的老首长之一。”
吴信泉就是当年彭遨一手提拔起来的。1931年12月,吴信泉被选送红3师军政教导队学习,彭遨师长亲自给学员讲课,还特别教吴信泉和另三个学员参谋业务。结业后,吴信泉就被分配在师部当参谋,在彭遨身边工作。尽管吴信泉在彭遨师长身边只工作战斗了9个月,但是,彭遨对他的培养和教导使他终生难忘。彭遨牺牲时,吴信泉正在红军大学学习,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放声痛哭。
彭秀兰找到吴家时,吴信泉正在医院住院,夫人俞惠如立即让秘书派车将彭秀兰送到301医院急诊室,找到院长让她住了院,还给了她零用钱。结果,医生一检查,说彭秀兰可能是胃癌出血,俞惠如着急了,怎么办?和吴信泉商量后立即给黄克诚打了电话。
彭遨当红5军3师师长时,黄克诚是政委。黄克诚也着急了,说你们赶快向总政治部反映,并说:“惠如,你做件好事,先处理一下吧。”于是,俞惠如给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的秘书打了电话,卢秘书说:“那请她给总政治部写一封信,韦主任好在信上批办。”
彭秀兰不识字,无法写信,于是由俞惠如代笔,以吴信泉名义给总政治部写了一封信说明上述情况,请示如何处理。韦国清接到信后,立即批到总后卫生部,卫生部部长弗汝光向301医院打招呼,免去治疗费,并安排她的儿子住进301医院招待所,以便就近照顾母亲。
结果,在彭秀兰住院期间,黄克诚、杨勇、张震、王平、张爱萍等人都过来看望她,还给了她一些钱物。
结果,在首长们的关照下,彭秀兰的病完全治好了。
1984年11月,国防科工委在湖南岳阳征兵,彭秀兰想让女儿当兵,来到北京找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张爱萍二话不说,安排她在科工委指挥所当了兵。
1987年9月,第二炮兵在岳阳征兵,彭秀兰的小儿子钟新高中毕业,报了名,但因近视眼军队不接收,彭秀兰又来到北京找到吴信泉。吴信泉当过炮兵副司令员,与二炮有关部门一讲,立即得到解决。不料小钟突发胃出血,吴信泉又把他送到301医院住院。
出院后,他直接去部队报到。
第二年,小钟新来信说想考军校,但是名额有限,恐怕轮不到他。吴信泉的三儿子皖平在国防科工委管理局任政治处主任,吴信泉说.“孩子近视眼,身体也不太好,能否将他调到科工委,给他一个考军校的机会,烈士的后代,我们能帮的,尽量帮一帮。”
吴皖平找到司令部军务装备部,把钟新调到管理局下属单位。后来,小钟考取了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1993年毕业,直接留在了国防科工委管理局工作。
就这样,彭遨烈士的后代在将军们的帮助下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2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