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松年行政法学基金会由中国政法大学倡议成立,宗旨为奖励全国优秀行政法学研究生、推动行政法学学术研究的发展。基金会由应松年教授担任名誉主任,马怀德教授担任主任。基金会自2005年12月10日成立后,着力于对为行政法学学术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学人进行奖励。至今,“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金”已经成功举办八届,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被誉为“中国行政法学界的诺贝尔奖”。
法学院关于第九届“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金”的申报工作即日起正式开始,将择优向“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金评委会”推荐两名优秀的行政法学专业的学生参加最终评审环节。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次“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金”的评选范围为2018级、2017级在校研究生以及2016级、2015级已毕业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此外,在往届应奖中以硕士生身份获奖的学生在硕士阶段不能再次参评,但可以在获得博士生的身份后再次参评,以博士生身份获奖的学生不能再次参评。
应松年,1936年11月生,浙江省宁波人,现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0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文革后在西北政法学院任教,并在当时学校领导支持下,到其余四所政法高校学习交流,并最终被司法部留在首都即在北京政法学院(已更名中国政法大学)钻研编写(行政法学),从此和行政法学结下缘分。
应松年教授曾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行政法硕士生导师组组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制研究所所长等职。1995年调任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教授。连续选为北京市第十届和十一届人大代表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他是著名法学家,却也爱好历史学和文学,他说那是他的精神家园,可以从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心智的启示;他职务多、工作紧,却忙里偷闲,偶尔拉上一会儿二胡,一曲《二泉映月》让人如醉如痴;人到中年后,他创造了中国行政法众多"第一",从第一部行政法学教材到培养第一代行政法学研究生,从参与新中国第一部《行政诉讼法》的起草到此后众多行政法的出台,都深深地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与新中国行政法学和行政法制同行,成为中国行政法学著名的"领头雁"之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94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