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很喜欢和同龄的表姐一块儿玩,两个小朋友刚开始总是很和谐,但每次玩着玩着都会演变出浓浓的火药味,儿子会莫名其妙的生气,嘟着嘴气鼓鼓的,问为什么也总是不愿意回答。
刚开始我们都以为小孩子玩耍经常会这样,可能是争抢玩具之类的,可慢慢我却发现,每次都是儿子闹情绪,小表姐总是让着他。为什么每次总是他发脾气?于是我便特意暗中观察,原来问题是出在我们家长自己身上。
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常常在两个孩子之间比较——不管是有意的或是无心的。当我们言语上、行动上比较两个孩子的优劣,稍微逊色点的孩子肯定会不开心。而我儿子的性格原本就比较内向,但又偏偏要强、不甘于人后,于是当我们夸奖表姐时,儿子便发起脾气来了。
或许我们常常没发觉自己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不经意的已经拿两个孩子来比较了。
“表姐画的屋子和花儿好漂亮呀,豆豆你画的屋子怎么没有窗户?你看表姐画的多好。”
“豆豆你还有很多饭菜没吃完哦,你看表姐吃的又快又干净。”
“今天两个小朋友谁完成作业最快呀,是不是表姐?豆豆你要向表姐学习哦。”
以上这些情景对话是我经常犯的错误,正是因为我在两个孩子中无意识的进行了比较,忽略了儿子敏感和脆弱的心灵。虽然我没有正面批评儿子,可在小小年纪的他看来,可能会上升为“爸爸对他的否定”这么高级的层面。毕竟,孩子们的世界是单纯的,这对他来说可能比直接批评更难受。
后来,我刻意的对此进行了改善,不再使用含有比较、对比倾向的话语,尽量使表扬同时兼顾到两个孩子,他们之间的相处果真和睦多了,儿子也很少再乱发脾气。于是,上述对话就变成这样:
“表姐画的屋子和花儿好漂亮呀,豆豆你画的没有窗户的屋子也很有特色哦。”
“豆豆你还有很多饭菜没吃完哦,你吃饱了才有力气和表姐去玩呀。”
“今天两个小朋友都很积极做作业哦,两个都值得表扬。”
还有一种观点,觉得在孩子之间比较也是一种动力,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进步。对于这种观点,我是赞成的,但要因时、因人而异。至少,在我儿子5岁的现阶段,结合他自身的性格特点来说,我觉得还是不适合比较的。
正如有些宝爸宝妈对我说的:“不用比较,其实你的孩子也很优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5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