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大兴区种植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了解到,今年是大兴区实施集约化育苗的第三年,育苗基地已经从最初的9家增至现在的15家,集约化育苗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记者分别来到庞各庄镇四季阳坤、老宋瓜园两个农业园区,在温室大棚内,记者看到满满几个大棚都铺满了西瓜苗。嫁接工人支着桌子,正忙着育苗。“这批西瓜苗是供春节前后温室西瓜定植使用的。”老宋瓜园技术工人雷师傅说。
据介绍,今年12月初全区各个育苗基地就开始启动育苗工作,预计育苗期可持续至4月。“由于这批西瓜苗主要是用于温室的,所以育苗工作还没有大面积铺开,但目前全区15家育苗基地接到的订单量也有150万左右了。”区种植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芦金生说。
取出南瓜砧木,在子叶下方扎出大小适中的孔,并将西瓜接穗插入其中……在四季阳坤,来自山东的专业嫁接师傅熟练地操作着,整个过程不过2、3秒钟,一株西瓜苗就嫁接完成了。“我们用的是顶插接法,这种接法相较于当地散户常用的单叶贴接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但是效率也相对高的多,一个人一天最多能嫁接4000到5000株。”嫁接师朱大姐一边说着一边忙着嫁接。
记者在现场看到,育苗棚内安装了十余个空气源暖风机,当温度过低时,暖风机将开启,补足棚内温度,小小的西瓜苗在此也能吹着“空调”过冬了。除此之外,为了增加光照,育苗棚内还安装了农业设施专用的补光灯,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补光灯来增加光照,为集约化育苗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介绍,今年大兴区的15个育苗基地中,新增了1个大型育苗基地,两个小型育苗基地升级成为了中型育苗基地。“往年一家一户散户育苗,即便是育苗大户,他们能承接的育苗量也就是在100万株左右,也算不上集约化育苗,只能说是各户育苗能力的一个提升。2017年试验集约化育苗的时候,9个育苗基地可以承接大兴区50%的育苗量,今年15个育苗基地基本能承接全区的育苗量了。”芦金生说。
据了解,订单式集约化育苗解决了散户育苗技术水平差参差不齐,育苗设施简陋,标准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通过整合技术、资金、设备、管理诸多因素,实现精量播种、可控环境、订单销售等精细化农业生产方式,集约化育苗在节本降耗、农机农资等方面都能极大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为了惠及广大农户,市区两级财政对育苗基地给予一定补助,并且要求育苗基地卖给农户的小型西瓜苗每株不得高于1元钱。不仅如此,育苗基地实行订单式育苗,这种方式不仅让育苗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还让农民省了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4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