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平视埃及-----赴埃及阿盟科技与海运学院交流学习印象及感受

平视埃及-----赴埃及阿盟科技与海运学院交流学习印象及感受

平视埃及

-----赴埃及阿盟科技与海运学院交流学习印象及感受

交通运输学院 物流管理132 赵娅丽

我有幸在2016年的一月到埃及交流学习约半年。期间对埃及这个国家的民俗、文化、宗教、学校生活有了一个“走马观花”式的观察。时间不知不觉已过去四个多月了,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虽因语言不通我们很少与当地人有直接的接触,但也有了一些真实的印象与感受,他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我现将感受与印象分为消除偏见、学校课堂及生活日常三方面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消除偏见

消除对一个国家的偏见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自到这个国家去。刚刚看到交换生项目的地点是埃及时,自己还是很有兴趣的,首先是由于早已耳闻阿拉伯国家独特随性的民族风情;其次是由于自己非常喜欢一部叫做《Exile》的阿尔及利亚电影。当时我看完电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默默决定将来一定要去北非看一看,果然机会来了。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们时,毫无诧异,他们大部分人的建议或意见中充满了对这个国家的不屑与偏见,但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家庭是非常支持我的,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埃及之行。

夕阳下的地中海古堡

到网上搜索关键词“埃及”,论坛上大家对埃及最普遍的评价是埃及人好色,时常出现性骚扰,特别在旅游景点。结束埃及之行已经回国的我现在回头看看这些评论,也只能说这只是个别景象,可能是由于国人本身穿着打扮与本地穆斯林太过不同,也可能是由于他们去的地方是外国人较集中的景点,只要你尊重穆斯林礼仪,不要穿得太过暴露就不会有大问题。因为埃及是穆斯林国家,信仰伊斯兰教者约占90%,剩余的是基督徒,埃及的传统女性一般头戴头巾,身着长袍,全身只露出眼睛,但是对于现在时代的女性,比如我的同学们,除了头巾与过膝长裤外,她们的装扮与非穆斯林没有什么两样,一样会涂鲜艳的指甲油,一样会穿最时尚的凉鞋,一样会佩戴名牌的奢侈品。而且她们曾告诉我,头巾对于穆斯林来说并不是必须的,对于她们来说,只要心中坚持自己的信仰,戴不戴头巾是你自己对自己的约束,没有人可以评判。大部分穆斯林女性她们自愿选择佩戴。

在购物商场聚餐的人们

一次我坐在一个埃及沙特双国籍的同学的车上准备去超市购物。上高速的那条路上有着壮观的与道路一般长度的垃圾道,突然又不知从哪里出现了一行婚礼车队,车上人们载歌载舞,十分滑稽有趣。他慢下车速,脸上充满不耐烦。他和我说:“你看看这些街道,这些人,这都是些什么情况,我巴不得立马上完学回沙特去”。我听后笑了,反问他:“人们都说沙特恐怖,限制繁多,你回去不觉得约束吗?”他说:“你想想埃及,再想想沙特,你来之前一定有很多人和你说埃及恐怖,可是你收到恐怖威胁了吗?沙特也是一样,你不能一味地相信那些社会媒体的报道,我还听说中国人全部都吃狗肉、吃猫肉、吃鼠肉,这些都是真的吗?”他的问题不禁使我产生了沉思,对他这样理性独立思考问题的方式产生了共鸣。

由于在埃及时间只有4个多月,我也不能特别全方位的对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情况做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只能阐述一点表面现象,“中东是个火药桶,即使不炸得粉身碎骨,也会炸得遍体鳞伤”类似的论述在网络盛传,在外界人的心中早已扎根,我在埃及的交流时段里曾走过爆炸发生过的地下通道,也曾因想看海边落日而无意踏入学校外的军方沙漠绝密基地被告诫离开,该用怎样的语句形容当时胆战心惊又事后无恙刺激的心情,我只能说危险是固然存在的,但是自己把握底线,不要自以为是玩火便自然安然无恙。

曾经发生爆炸的地下隧道

学校与课堂

我们就读于阿盟学院亚历山大分校,整个学校与埃及的本国大学不太一样,且不说它是阿拉伯国家联盟联合办立的学校,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包括尼日利亚,苏丹,马来西亚,马耳他,巴基斯坦,阿富汗。而科威特,利比亚,叙利亚,阿联酋,巴林,沙特阿拉伯等等这些中东国家的学生更是数不胜数。从我的一位就读于坦塔大学的朋友描述中,我发现他们的不同之处还在于这个学校的学生文化程度与眼界的开放程度是属于中高层次的,他们的父母大多数都在中东的发达国家工作,有些还举家生活在欧洲,家庭条件富裕。大部分学生的阅历十分丰富,而且他们大多数(包括非英语班的同学)都可以进行日常的英语交流。有些从小待在阿联酋、卡塔尔或沙特这些发展水平极高国家的同学的英语那更是让你赞不绝口,而家在埃及家庭条件较为可以的学生,他们中也有人从小在当地美式或欧式学校受教育,英语基础很棒,同时也会其他外语。我们班用英语授课,教授们几乎都有欧洲和北美留学的经验。学生们上课与国内的氛围十分不同,起初由于对伊斯兰教的一知半解,我误以为穆斯林同学们大概和我们一样也不善于与老师沟通互动,但是没想到他们和来自西方国家的同学一样,上课十分活跃,遇到不懂的问题立刻提问,我曾课下问过一些同学,是否认为课堂提出自己的问题浪费了别人的时间,只见他们的神情十分诧异,说道“获得知识是自己的权利,我们交了学费当然有权利这样做”。我才意识到似乎自由提问已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这与我们国内十分不同。

校园一隅

教授的课程分两个模块,一个模块是教学为主,另一个模块分为答疑,这里的老师上课的特点是,虽然上课的内容对比海事的教学内容较少但是另一方面也更注重精要,确保每一个同学都理解知识点,并且学校在第七周,第十二周,第十六周会进行如同我们国内的闭卷考试,这就意味着学生平时不能太过懈怠。

海上仿真教学

海上救生演习

与同班同学离别留影

生活日常

埃及的商店内有的也会如国内一般悬挂着国家主席塞西的画像,当你走在开罗或是亚历山大的老街一样不难看见领导选举人的宣传画张贴在墙上。我也依然记得西奈解放纪念日当天,几个社会青年站在奔驰着的卡车后厢高喊着支持穆巴拉克的口号,街道两旁等着小巴的市民有的和我一样好奇沉默地望着他们随着口号开向远方,也有的司空见惯似地继续做着手头的事情。有时不同的埃及同学也会向我讲起对塞西军方统治的不满抑或对巴勒斯坦地区(以色列)的愤懑,由于我自己对埃及的国家历史与政治了解的不深,我这样的“外国人”也只好奇的比对着自己国家的情况,发现他们也抱怨官僚腐败及对政府一些政策的不满。看来,民生问题是每个国家必然存在而又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希腊战争纪念碑

埃及人特别热情。很多埃及人会用“你好!”跟我们打招呼,有很多人会走上前请你一同拍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不经常看到外国人。初来乍到时你会感觉自己像个明星,常常不忍拒绝,后来拍多了也因人而异了。他们会帮你指路、带路,有时甚至带到目的地。开罗的地铁有专门的女士车厢,原因一是尊重女性,避免过于拥挤;二是严格禁止公共场合异性间的接触,主要是宗教习俗使然。我当时是由埃及同学带领我坐开罗地铁,本来他是想领我坐男士车厢,但是刚一进门便有人友好的提示我们,最好带领我做女士车厢,其中的原因非常显然,于是这名埃及男同学为了保护女同学便暂时“忽视”性别,同我一起进入了女士车厢,但是在这件事情中,我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埃及人的友好,对女性地位的保护。

闹市一隅

提到埃及人的友好,还有一件印象非常深的事情。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悉的人,穆斯林打招呼的第一句总是 “色兰姆”,说完后对方会礼节性回应“色兰姆”。记得有一次,坐小巴回亚历山大回的比较晚,将近当地时间半夜十二点,车上的人都昏昏欲睡,但是若有乘客半路上车,乘客会先对车上的人说“色兰姆”,之后全车的人会同时回应“色兰姆”, 要知道在中国这样的“默契”实在少见。有时小巴特别拥挤,女性下车时男性会主动让出道路,有些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女性会受到主动的搀扶,这样的小细节让我这个“外国人”感到十分温暖。

不夜的开罗市场

埃及人精力十分充沛,换句话说,生活态度十分积极。因为气候原因,很多埃及人会在白天睡觉直至下午一两点,傍晚醒来后晚上活动到很晚,大约夜里两三点才睡觉。我们经常看到年轻人或坐在车顶,或探出身于车窗外 (在国内已违反交规),车里大声地放着热情奔放的阿拉伯音乐,一路喧嚣;他们平时开车车速也很快,所以埃及的交通事故很多,大部分平坦的马路上每隔一小段就有一个减速带。闲暇时间,埃及人喜欢长时间地泡在茶馆里喝红茶,抽水烟,你可以在咖啡馆里见到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各个年龄段的人沉醉在浓郁氤氲的烟雾里消磨时光,也可以在闹市的马路旁看到居民简陋的平房外用篱笆围种的花草,可能还会有老人抽着烟,坐在椅子上望着街上人来人往,也可以在贫民区简陋的露天咖啡棚内看到老老少少聚集在一起看着小尺寸的电视屏幕内播放着的足球比赛,也可以在午夜的地中海堤岸看见静静坐着的青年男女……

闲暇的下午时光

非常美丽的地中海堤岸

我在埃及的交流时光中体会着平民的喜怒哀乐。虽然埃及的国家发展程度不是十分先进,不论他们是否应该为自己的生活水平感到巨大压力或者痛苦不堪,从表面上看,他们的平民生活中处处透露着乐观与平和。

突然抢镜的司机大叔

但是埃及人确实存在着一些特别不同的地方,你可以说他们那散漫而注重享受的生活态度。如果带着一种包容与探究的眼光去认识与了解埃及男性、女性及社会,那自会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而他们的姑且叫做不足之处也肯定存在,但因文化的差异与宗教的影响,这些区别都会变得非常渺小。人类文明应该包容各种不同文化现象的存在;应该支持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各种文化现象。

静谧的尼罗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3464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